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嘗試教學法

發布時間:2016-6-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運用邱教授的“嘗試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它運用“五步”(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基本教學程序,把“兩主”辯證的統一起來!跋染毢笾v”,讓學生在“嘗試中思,在自學中創”,營造課堂創新氛圍,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

一、在嘗試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前提,是激發學生創新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思維的習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于創新的精神支柱!皣L試教學法”的運用,通過“出示問題--自學--討論講解”的主要課堂教學程序為學生學習與發展提供了更多地參與時間和更多的活動空間,創設了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把學生真正推到主體、主動的地位,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自學嘗試、探索研究中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創新欲望和積極的創新學習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利用“嘗試問題”的新穎性,激發學生創新欲望!皣L試問題”是引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及進行知識遷移的主要材料。因此,只有富有啟發新穎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創新思維。如在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時,例: “三味書屋上午賣出數604本,下午賣出的比上午多賣出145本,這一天共賣出多少本書?”

一開始利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做一做,連續兩問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商店上午賣出作業本100本,下午比上午多賣出50本,下午賣出多少本?這一天共賣出多少本?”如果把“下午賣出多少本?”這句話去掉,這道題能解答嗎?這個問題我不教,先請教一下不開口的老師--課本。這樣出示嘗試問題,富有新意,激發了學生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去看書學習--嘗試練習--討論質疑--悟法明理--探索創新的積極性。

2、“自學嘗試”營造了創新的氛圍。學會自主學習是學生能否創新的必要前提,而學生能否自主的學習關鍵在教師的善于指導!皣L試問題”出現后,教師需引導學生從“自學課本,嘗試解題”的階段中,發揮自己的創新潛能,營造創新思維的課堂氛圍。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不強求學生的做法、想法與自己的一樣,扼殺學生的創新意識。當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時,教師給予支持和鼓勵。如:在學生“自學嘗試”1+2+3+4+5+6+7+8+9=?學生出現了:

(1)(1+9)+(2+8)+(3+7)+(4+6)+5=45

(2)(1+2+3+4)+5+6+7+8+9=45

(3)5×9=45

(4)(2+4+6+8)+(1+3+5+7+9)=45

教師鼓勵學生,這些思路都是對的,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3、“討論講解”給了學生創造空間!皩W生討論”抓住知識構建規律和重點問題,讓學生展開想象,發表意見,在爭論中明理,在研討中創新,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和分析推理能力。

學生通過直觀演示、發現、研究,歸納出要求一天共賣出多少本書 ?就必須先求下午賣出多少本書?解題時,關鍵找出隱藏條件,提出中間問題,分步列式解答。

   以上三方面做法,用新穎的嘗試問題引路,通過學生的積極嘗試,自學課本,積極討論和教師的啟迪講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用。這四個作用有機的結合起來,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嘗試法基本教學程序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形成過程。

二、在“嘗試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是學生創新能力的最終體現,是學校教育目標之一。我們必須通過“嘗試訓練”作為教學的延伸階段,讓學生在“試練”中鞏固知識,讓學生在“再創造”的學習活動中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1、進行聯想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創造性思維離不開想象,只有對已有的經驗及表象進行加工、提煉或空間想象,才能悟出新的見解。因此,“嘗試訓練”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如嘗試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設計如下的練習:

當你看到“派”時,你想到了什么?(“派”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率,一個無限循環小數,取兩位小數時約是3.14……)從C=派d中,你想到什么?(圓的周長是直徑的排倍,圓的周長是半徑的2派倍,直徑是周長的1/2派)這樣的“嘗試訓練”,從已學過的知識出發,進行兩項思維訓練,觸發了學生思維的活動,溝通了圓的半徑、直徑、圓周率、周長之間的關系,是學生從思維訓練中發現利用周長半徑,利用周長求直徑的規律,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嘗試訓練”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學習、創新的一種重要思維方法!皣L試訓練”是進行新課的延續,為此,教師應努力發掘問題的多向性,解決問題的多發性,鼓勵學生對同一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思路,讓學生在求異思維中進一步了解事物。如“自學嘗試”混合運算應用題。涉及如下嘗試練習題:“三年級學生有67人,參加唱歌組的有18人,參加舞蹈組的有29人,其余的參加科技小組,參加科技小組的有多少人?”讓學生根據題意,自主的發揮獨立再創造潛能,雖答案一樣,但方法靈活了。

(1)67-18-29=20(人)

(2)67-(18+29)=20(人)

(3)67-18=49(人)49-29=20(人)

學生按自己想法去做,學習變成了一種樂趣,這也是通往創新之道。

3、開放性的訓練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皣L試訓練”作為進行新課的延伸和發展階段,要重視利用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探索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條件問題開放題。設計如下訓練:“----上午比下午多賣出8本書,----?”讓學生補充不同條件和問題,編成不同的應用題再解答,不斷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總之,“嘗試教學法”營造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創造的課堂學習氛圍,把激活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實踐證明:“嘗試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良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