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課插上“快樂”的翅膀
--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快樂教學之我見
育才小學 周小梅
計算是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是學好數學的基礎,低年級計算更是重要。可是很多老師把計算常與枯燥,機械重復相連,在平時計算教學中一般都是機械化的講述算理、反復示范算法,學生則節節課練習,天天來背誦,采用典型的“題海戰術”不斷加強學生計算,。其實計算的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老師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想方設法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對數學的計算課從而產生特殊感情,由“厭學”變“樂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探索,發展能力。下面就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談談我的一點做法: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精彩的課堂開端,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及年齡特征,上課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使之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例如:我在教學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時,一上課就拋出話題,你們去游樂園玩過嗎?孩子們眉飛色舞地講著,此時我話鋒一轉,說:“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一個新的游樂園去玩,”孩子們更是喜不勝喜。課件出示主題圖,游樂園有賣氣球的,有賣風車的,套圈的,猜謎的……,當然這些喜聞樂見的游樂活動中隱藏著許多數學問題,學生的興趣也不知不覺被激發起來,他們非常愿意為賣氣球,風車的阿姨解決計算問題,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快樂的學習中去。
二、 在活動中自主探索,體現算法多樣化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更為突出。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在活動中感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算理,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其所以然。由于每個孩子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計算的方法呈現多樣化。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不同觀點去思考,自主探索出各種算法。感受到算法多樣化帶來的快樂。例如:教學13-8時,孩子們匯報了不同的算法:
① 10-8=2,3+2=5 ② 8+5=13,13-8=5 ③ 13-3=10,10-5=5
④ 13分成10和3,3-8差5個不夠減,10-5=5。
“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流后每個人各有兩種思想。”給他們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比較,反思和感悟各種算法。或同意,或反駁。在交流中甄別,并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通過在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更加快樂的學習數學。
三、 讓有趣的計算練習成為學生的最愛
單一的計算練習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訓練形式做到多樣化和趣味性,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口算的練習中,我想出許多方法。以開火車,奪紅旗,誰的聲音最好聽(搶答),鉆山洞,走迷宮,我是神算手,數學接力賽等多種形式訓練。讓學生視算,默算,聽算,自編計算題,相互交換出題,找規律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多種練習訓練,真正為提高計算能力而服務。
作業設計時,不要題海戰術,練習設計巧而精,發出它特有的光芒。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后,我常設計這樣一些題型:
32+( )=23+18 ( )+25=39+18
34-( )=56-29 27+18=( )-( )
23+( )=53-( )=14+18=( )-24
12+( )=( )+8=( )+( )=( )-( )
這樣的題目,讓學生眼前一亮,學生很有動力去動腦筋計算,在計算的過程中感悟其中的原理。避免了機械的訓練,讓學生在練習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計算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還需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在計算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并快樂著。
在計算教學中,我失敗過,彷徨過,也努力過,新的教學理念對計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掌握計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不斷探索和實踐,讓每個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多感官參與,才能讓他們真正學會計算,并感受計算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