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西師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17~18頁例1~2,練習四第1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在計算中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初步能用這兩個運算律解釋計算的理由。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知識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情景中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以前學過的加法運算律有哪些?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學生回答)
2.說一說,下面的等式用了什么運算律?
80+a=a+80( ) 20+30+40=20+(30+40)( )
3.通過預習,你知道下面的等式用了什么運算律嗎?
2×3=3×2( ) (2×3)×4=2×(3×4)( )
引出課題:乘法運算律。
二、新課講授
1、講解
2×3=3×2
觀察并思考:
(1)等號左邊的算式和右邊的算式有什么聯系?
(2)從上面的觀察與分析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發現: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師引導學生得出乘法交換律。
教師: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換律嗎?(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
教師:如果用a、b表示兩個數,這個規律可怎樣表示呢?(a×b=b×a)
隨堂練習:計算下面各題,用交換因數位置的方法進行驗算。
34×16 26×37
學生獨立做,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
2講解
(2×3)×4=2×(3×4)
觀察并思考:
(1)等號左邊的算式和右邊的算式有什么聯系?
(2)從上面的觀察與分析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發現:每個算式只是改變了運算順序,每排左、右兩個算式計算結果相等,
三個數相乘,先算前兩個數的積或者先算后兩個數的積,值不變。
教師:誰知道這個規律叫什么?
教師板書:乘法結合律。
教師: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可以怎樣表示這個規律?
教師板書:(a×b)×c=a×(b×c)。
教師:這個規律就叫乘法結合律。
小結:同學們,我們一起總結出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下面看同學們會不會用。
三、課堂活動
1.練習四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說出依據。
2.連線。
(學生獨立完成)
23×15×2 17×(125×4) 17×125×4 39×(25×8) 39×25×8 23×(15×2)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
練習四第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