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市實驗小學涂香華
每當期末考試臨近時,各科復習都是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對于數學這一學科如何復習,老師們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叭收咭娙,智者見智”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精講多練,有的一講到底,有的一練到底,我最不贊成的就是做一套又一套的試卷,老師跟著“試卷”的鼻子走,好的越練越好,差的越練越差。一份一份試卷搞得學生,老師個個疲憊不堪,心煩意亂。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使明顯地感覺到只要在數學復習中,“彈”好以下三部曲,學生、教師都會受益非淺。
一、全面梳理曲。
我們聽一首歌,總是聽演唱著完整的把歌唱一邊,后面就出入不大,那么一冊的內容學完教師要讓學生對整本的書每一單元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整理過程,這樣全面系統的整理,有兩點好處。其一、注重了各的基礎性和全面性,不會出現考試內容沒復習到的現象;其二、面向了全體學生,尤其是對中差生,他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會在全面復習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全面梳理的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梳理程序、形成讓學生成為“梳理”的主人,教師則做為全面梳理的點拔者和補充者。這樣學生就會復習的帶勁、積極主動。
例如:我在復習億以內數的時候,就讓九位學生隨口說了九個數字,組成了一個九位數,809647805,問學生看到這個數你想到第一單元的哪些知識?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個個成了勇敢的“發現者”,迫不急待的要傾述自己的“發現”,有的說“我發現了這個數是九位數,最高位是億位;有的說我知道這個數含有三級;有的說有8個億、9個千萬、7個千、8個百和5人1組成,還有的說。。。。學生的回答一一把每個知識都點到,教師適時點拔、補充。如:那么個級含有哪些數位?哪些計數單位?含有三級的數可能是幾位數? ……誰能當個小老師給大家出點判斷題呀……整節課由于學生的積極主動。老師適時調控,把一單元每個知識點都串在了一起,學生復習的輕松主動。
二、重、難點復唱曲。
在注重知識技能的全面性和基礎性的基礎上,對于重點、難點內容以及學生復反出現錯誤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復習中我們應該像唱歌一樣,經典的句段反復唱,變化形式地反復練,這樣的復習就區別與走馬觀花,走過場,事實在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復習“億以內數的認識”中,數位、數、計數單位學生常常混為一談,撕攪不清,在復習中我就反復強調,采用不同形式練習。
填空:萬級的計數單位有( )
判斷:和萬相鄰的兩個數是十萬和千( )
選擇:萬級包括的數位有( )
A千萬、百萬、十萬、萬
B、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讓學生自己對某單元自己容易渾淆出錯的
內容做些分析,寫成簡單小論文在全班交流,或者自行設計些,小練習效果也是很好的。
三、綜合梳理曲。
按道理說前面的兩部曲若是“唱”實了,綜合起來應該是沒問題,可實際教學中,往往出現一些暴冷門現象,一個個單元 都挺好的,一綜合就不行,怎么回事?綜合能力不強唄。因此綜合梳理曲在復習三部曲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唱好這部曲,我以為出幾份綜合卷訓練學生很重要,很必要的。而培養學生綜合解題素質也不可忽視。再如:審題的習慣要教給學生并強調題目要看完,看懂了再做,不忙著下筆。不鉆牛角尖,先易后難,口算拿不準筆算誰說不行呢。那不準的題可能這樣,可能那樣,寫上,沒準就對了呢,空題一定是沒希望對的。提高解題素養功在平時,一時半會兒,成效不大。但綜合梳理的時候教師要針對相關知識設計一些綜合性的題目,學生綜合能力就自然會提高。
如:四年級數學復習中設計這樣一個題目:請量出下出一個角的度數,并過A點分別作角的兩條邊的平行線和垂線。這一題既考查了學生量角又考查了學生畫垂線、平行線的基本技能,可以說是綜合性極強對學生審題能力也是個挑戰!
曾聽人說過,機會的大門只為有準備的人敞開著!借用一下“高效的復習,只為精心準備復習的人敞開著!”希望我這點粗淺的做法能對為同行們有幫助,也請各位同仁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