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集體備課教案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1-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整理與復習(二)

教學目標: 

1. 整理五單元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全面、合理的評

價。

2.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解決與周長相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解決與周長相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解決與周長相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整理周長的知識

1.出示p82 圖二

說一說:關于長正方形的周長,你都知道什么?

2.你覺得要注意什么?

二、實際運用:

基本練習

1.王奶奶靠墻用木條圍起一個長方形的養雞圈,雞圈長5米,寬3米,圍成

的籬笆共長多少米?

2.下圖是一個樓梯的側剖面圖,已知每步臺階寬3dm,高2dm,求這個樓梯側

面的周長是多少米?

二、整理乘除法的應用

1.出示填空

18+18+18+18+18+=(  )×(   )

37×4=(  )+(   )+(   )+(   )

2.思考算法并列出算式

(1)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75是15的 多少倍?

3. 應用練習

p82頁第五題、p83頁第7、8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新收獲?

八可能性

第一課時

摸球游戲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P84頁-P85頁“可能性”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會用數學眼光分析、觀察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摸球盒、轉盤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課題

數學故事:《生死簽》

很久以前,有一個犯人被帶到國王面前處死。這個國王喜歡抽簽,而且盒子里只有兩張簽,一張是“生”,一張是“死”,抽到“生”就可以獲救,抽到“死”就會被殺死。請問,如果這個犯人只抽一張結果會是什么?一定嗎?

但是陷害這個犯人的官員故意把盒子里的兩張簽都寫上了“死”字,請問,這時犯人只抽一張簽結果會是什么?一定嗎?他會抽到“生”簽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會抽到。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老師這節課為大家安排了一個摸球游戲,讓同學們共同學習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識。

1.介紹學具,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一個紙箱、8個黑球、1個紅球(兩種球的大小和輕重一樣)。

2.【猜想】請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課件】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測,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組內的同學填在書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結論:

實踐探索。

(1)【操作體驗】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摸球游戲,把每次摸得的結果記錄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組長負責)。

(2)【驗證】統計摸球的結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數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數少?

(3)【深化認識】各小組將摸球的結果進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樣的結果。實際摸到的結果與原來的猜測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該怎么辦?如果要黑球和紅球的可能性一樣大,怎么辦?

四、實際應用

1.試一試(1)先讓學生按題中要求進行摸球游戲活動,然后思考題出的問題,小組內交流。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試一試(2):讓再次經歷“猜想--實踐--驗證” 的探索過程,進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街頭轉獎的騙局)(課本85頁練一練)

2、分析從下面四個箱子里,分別摸一個球,結果是哪個?連一連!境鍪菊n件】

學生在分析的時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這兩個該連接的盒子,但是對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會有一些爭議。這里需要通過演示活動來幫助學生辨別“很可能”與“可能性很小”兩者表達事情發生的程度大小。

3、問題:下面三個地方的冬天下雪嗎?請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說一說。

【出示課件】首先可以和學生說明:北方地區冬天比較寒冷(冬天會下雪),內陸地區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樣?(學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廣西、海南等地屬于亞熱帶氣候,冬天不太冷,不會下雪;讓學生說一說“武漢”、“海南”和“哈爾濱”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查一下這幾個地方的氣候特點以及各季的平均氣溫,然后讓學生分析,“下雪”時,氣溫的特點!再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說一說活動【出示課件】

五、全課小結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有關可能性的知識,在平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具有可能性,請同學們留心觀察,把結果告訴爸爸、媽媽,好嗎?

六、板書設計

板書:                  【可能性】

可能(不一定)   一定    不可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可能性練習

教學目的: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關于“可能性”的知識。

二、實踐探索練習

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匯報實踐結果。

匯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匯報中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活動匯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愿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多了以后,在統計上就呈現某種共同的規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比紅多。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后,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 數據不一致,但呈現的規律是相同的

三、練習

一、想一想,選一選。(21分)

1、盒子里有10個紅球,4個黃球,隨便拿一個球,它可能是(      )球,也可能是(       ),摸出的(       )球可能性大。

A.紅球          B.黃球         C.白球

2、冬天哈爾濱(       )下雪。

A.不可能          B.偶爾           C.經常

3、下面的說法能用“一定”描述的是(       )。

A. 后天刮大風     B. 我比姐姐年齡小     C. 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日

4、下面的說法“可能”描述的是(        )。

A.后天刮大風      B. 我比姐姐年齡小     C. 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日

5、三(3)班有男生21人,女生16人,每次抽一人做游戲,抽到(       )的可能性大。

A. 女生         B. 男生             C. 差不多

二、根據可能性知識填一填(15分)

2、如果你買彩票(      )中獎。

3、奶奶的年齡(      )比爸爸年齡大。

4、一天(     )有24個小時

三、小法官。(對的畫“√”,錯的畫“×” )(21分)

1、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       )

2、天陰了,可能會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

3、拿一枚硬幣,任意拋一下,一定是正面朝上。(       )

4、袋子里裝著紅球4個、黃球2個,任意摸1次,可能摸到綠球。 (       )

5、不大于6的數可能是6。(       ) 

6、因為今天晚上下雨,所以明天白天還下雨。(       )

7、一枚1元硬幣重10克。(       )

四、從下面的盒子里,分別抽出一份名單,結果是哪個?(連一連)(15分)

五、推一推,算一算。(16分)

小紅、小芳、小麗、小云四人排高矮順序,小紅不是最高的,但比小芳、小云高,而小芳又比小云矮,在表格里填出四個人名字。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六、動手畫一畫,涂一涂。(12分)

1、盒子里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球共10個,每種顏色球的個數都不相同。紅球表示一等獎,黃球表示二等獎,藍球表示三等獎。要使抽到一等獎的可能性最小,三等獎的可能性最大,盒子里應放幾個紅球,幾個黃球和幾個籃球?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生活中的推理

教學目標:1、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

      2、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其結果。

      3、把自己推理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其結果。

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幻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做的是摸球游戲,有趣嗎?今天我們繼續做游戲。

二、探索新知:

1、請三名同學分別扮演淘氣、笑笑、小明,約定他們三人分別參加了足球、航模、電腦興趣小組中的一項。扮演絳子的同學說:“我喜歡航模!卑缪菪πΦ耐瑢W說:“我不喜歡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學說:“我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弊屍渌瑢W猜一猜,他們可能再什么興趣小組,并說一說理由。

2、小組內交流,讓每一位同學都猜一次,都能經歷一次推理、判斷的過程。

3、引導學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記錄再表格中,進行判斷。

    

航模 電腦 足球

淘氣

笑笑

小明

4、讓學生把推理的過程說一說。

三、拓展應用:

1、學校開設了美術、音樂和體育三門課,王、李、張三位老師分別教其中一門課。王老師不是美術老師,李老師從不再操場上課,張老師上課要用鋼琴。這三位老師分別教哪一科?

 王老師教:         李老師:         張老師:       

2、小紅、小青、小芳、小麗四個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紅、小麗高;而小紅又比小麗高。請標出她們的名字。

課后反思:

總復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

教學過程: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凑l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 時間單位:年、月、日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

板書::              1年=12個月

  常用計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已知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

2、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復習,對已知信息能夠進行正確處理,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在復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會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得解決辦法。

2、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

激趣談話: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科技館?門票是多少錢呢?

春游的時候我們打算去參觀科技館。我想請你們算算有關門票的問題,行不行?

二、鞏固探究

1、第6題:誰來把題目讀一讀?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2、剛才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了買門票的問題,還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個買書的問題。讀題,解決。

3、同學們,在前段時間,我校組織了一次“愛心助學”活動,為貧困山區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現在老師這有一道關于三年級學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題,自己讀一讀題,看一看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訂正,說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 下面,我們一起到商店去購物好不好?

引導學生看圖第15頁,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題中所提的“能買幾個杯子”這個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編一道應用題嗎?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如果商店里的這些商品讓你自己選擇,100元錢想買什么東西?能買什么?

交流,糾正。

5、剛才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是和“錢”有關的,同學們解答的都比較好。下面我們來解決關于交通工具的實際問題,能做得更好嗎?

交流,解答,糾正。

6、解決完了汽車的問題,我們來看火車的問題。

出示第8題,這道題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時什么?

要求火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三、拓展實踐,總結:在這節課中,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要注意什么問題?

四、作業:完成練習的作業。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

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

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

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

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

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完成上面的作業

板書設計:

總復習

立體圖形     求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F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完成本節課練習的作業

教學反思

第五、六課時

教學內容: 小測試

1、有99塊巧克力,最少拿出(    )塊后可以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人分(    )塊。

2、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6×(     )<33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4=280÷(     )=(     )÷6=800÷(     )

4、在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5、小朋友們在操場上圍成圈做游戲,琳琳前面有9個小朋友,琳琳的后面也有9個小朋友,一共有_______個小朋友做游戲。

6、一個數加上8,再乘8,再減去8,再除以8,結果是9,這個數是(     )

7、要使□57÷7的商是兩位數,□里可以填(     )

A.9    B.8      C.3       D.7

8、被除數去掉末尾的0就與除數相等,被除數與除數相差243,除數是_______

9、在除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就與被除數相等,除數比被除數小189,被除數是_______

10、到廣場放風箏的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270人,那么兒童有多少人?成人有多少人?

11、班長要將22塊橡皮擦和33支鉛筆平均分給參加打掃教室衛生的同學,結果橡皮擦

多1塊,鉛筆少2支,參加打掃衛生的同學有多少人?

12、學校合唱隊中,女生人數是男生的6倍,如果合唱隊一共有49人,男生有幾人?

13、某校三年級男生共有252人,女生有234人,如果每9人一組做游戲,可以分成幾組?

14、玩具廠生產720把水槍,每袋裝6把,可以裝多少袋?每箱裝4袋,可以裝多少箱?

15、某旅館7人房間每間105元,5人房間每間90元,這兩種房間哪種便宜?三(1)班有學生45人,他們該怎樣住宿最便宜,且不浪費床位?

16、有100位學生排成一個方陣,要使每行每列人數一樣多,每行應該排多少人?

17、買3個籃球和4個足球一共458元,買4個籃球和3個足球一共368元,買1個籃球和1個足球一共多少元?

18、丁丁6天看了246頁書,照這樣的速度,看完這本書還需要2天。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19、喜糖鋪里新進了一批水果糖,每箱有152粒,一共有6箱,F在要重新包裝成每袋8粒,這些糖一共可以包多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