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規律(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11~112頁例1、例2
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計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簡單規律。
2、通過觀察、比較、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生發現隱含的規律。
教學難點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教具學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自主修改修改意見
一、 導入:
二.探究規律
三、總結
四、作業: 數學中蘊涵著無數規律,今天,我們就共同來找一找。
1、出示例1。用計算器計算。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師板書
讓生觀察算式和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我發現。。。。。。
根據這個規律,你能寫出11111×11111的積嗎?試試看。
你還能寫出別的算式和結果來嗎?
你有什么感觸呢?
2、出示例2.用計算器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424÷101=24 2424÷202=12 2424÷404=6
4848÷101=48 4848÷202=24 4848÷404=12
9696÷101= 9696÷202= 9696÷404=
引導觀察橫著看你有什么發現?
豎著看你又有什么發現?
你還有什么發現?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你的發現.
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課堂練習
P 112頁12題
分別說說有怎樣的規律?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要學生學會利用規律解題。
114頁練習22。
1,2,3,4題。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指名回答結果
指名回答,全班訂正
生討論交流
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獨立完成,匯報計算結果。
獨立描述
橫著看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多少倍,商就縮小多少倍.
豎著看被除數擴大多少倍,除數不變,商就擴大多少倍.
……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用有規律的一組算式讓學生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對除法計算中規律的探索,教學中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學習活動進行規律的探索,這樣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還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
教學反思
(第 8課時)
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12~113頁例3,課堂活動及練習二十二中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商不變的規律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規律的探索能力,并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自主修改修改意見
一、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三、體會商不變的規律。
四、嘗試運用
五、鞏固練習
六、總結
七、作業: 師:數學中蘊涵著無數規律,今天,我們再共同來找尋一種新的規律--商不變的規律。
1、提問:觀察數字,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說,教師板書。
8 ÷ 2 = 4
16 ÷ 4 = 4
32 ÷ 8 = 4
64 ÷ 16= 4
2、我們分別用第2、3、4式與第1個算式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擴大幾倍)
3、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比較。
4、提問:誰能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5、學生討論,并發現: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教師板書)
6、提問:為什么說是“同時”,“相同”?可以舉例子來證明
7、我們分別用第1、2、3式與第4個算式進行比較,你又發現了什么?
學生思考發表見解
觀察數字
用除法來進行計算。
學生說方法,
回答:商都是4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學生舉例說明
回答:被除數、除數分別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
思考后匯報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縮小幾倍)
出示例3略出示:
生計算
8÷2=4 這組算式有什么規律?
80÷20= 從上往下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
800÷200= 從下往上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
8000÷2000=
觀察是否具有以上規律?
8、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你的發現。
商不變的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零除外),商不變
板書課題:商的不變規律
9、能再舉一些例子說明你的發現嗎?
觀察兩種計算方法。
1.出示113頁試一試第1題。
根據每組算式的結果直接寫出第二個、第三個算式的得數。
(了解被除數和除數是否擴大或縮小了相同倍數,運用商不變的規律。)
2.議一議1500÷500怎樣算簡便?
3.你們看我這樣寫對嗎?為什么?
48÷12=(48×0)÷(12×0)
讓學生判斷。
1、書P113頁課堂活動 1、2。
在運用商的變化規律時,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時”,“相同”。)
第115頁5、6、思考題
討論后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說出注意的地方
學生判斷。解答疑問。
獨立填
寫各題的商,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板書
商不變規律: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議一議”讓學生初步體驗怎樣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簡便。
教學反思
(第 9課時)
利用商不變性質簡便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14~115頁練習二十二中6、7、8題。
教學目標
1、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一些除法運算的簡便計算。
2、運用商不變的規律,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結論的能力
4、引導學生思考發現商的變化規律的過程,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重點
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一些除法運算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商不變的規律,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自主修改修改意見
一、復習提問
二、基本練習
三、觀察與思考
四、實踐應用
五、115頁思考題
六、作業
師:在什么情況下除法中的商不變
(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1、P115頁第6題。
2、計算下面各題,并與同伴交流。
240÷30= 440÷20=
80÷20= 360÷90=
120÷40= 4800÷400= 2400÷60= 9600÷800=
啟發用商不變的規律
1.25×4=100 125×8=1000
你有什么發現?
2.4500÷100 96000÷1000
計算時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3.150÷25 800÷25
2000÷125 9000÷125
你有什么好辦法來算這些題嗎?說說理由。
如150 ÷ 25
× ×
4 4
| |
600 ÷ 100=6
生探討余下題解法。
P115頁第8題
發現規律,算出需要的時間。
3000÷300=10(分)
8:30出發,經過10分鐘,也就是8:40分到達。
先觀察算式特點規律,再計算。找發現。
嘗試寫這樣的算式,并驗證規律。
P115頁第7題。
教學反思
(第 10課時)
課題解決問題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16~118頁例1及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三中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 體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解決簡單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注意對問題情境對理解,感悟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列式并解答。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自主修改修改意見
一、創設情境。
二、提出問題。
三、解決問題
三、課堂練習
四、作業 1.出示情境。理解信息。
小明家有花椒樹90課,平均每棵可以產花椒12kg。我們4人8天可以才摘花椒256千克。今年每千克花椒可以賣9元。
感知信息諸多,分類理清信息。
你能提出那些問題?
師擇重板書。
1、平均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多少千克?
2、小明家共收多少千克花椒?
3、小明家對花椒收入有多少元?
。。。。。。
分析問題與那些條件有關,要解決問題怎么辦?試試列算式,并對思路和方法進行解釋。
1、平均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多少千克?
256÷4÷8
8天每人摘÷8 =每人每天摘的
或256÷8÷4
生說說算式的意義
2、小明家共收多少千克花椒?
12×90=1080(千克)
C小明家對花椒收入有多少元?
要算花椒的錢,要知道什么條件?怎么辦?
12×90×9
P117頁課堂活動1題
生思考說說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并說理由。
P118頁第1、2、3題。
教學反思
(第11 課時)
課題解決問題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17~118頁例2及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三中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2、 體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解決簡單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注意對問題情境對理解,感悟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列式并解答。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自主修改修改意見
一、教學例二
二、思考問題。
三、解決問題
三、課堂練習
四、作業 1、出示例2情境,理解信息。
從雅安市到西藏芒康縣到318國道長840km。一輛汽車早上6:00從雅安市出發開往芒康縣,3時行了180km。照這樣的速度,汽車什么時間能到達芒康縣?
閱讀理解信息。
師講述318國道,是公路代號,不是運算條件。
照這樣的速度,汽車什么時間能到達芒康縣?
根據這個問題,要先求什么?(所用時間)
所用時間又怎么辦?
嘗試列式
840÷(180÷3)
都是除法要先算180÷3,怎么辦?
理解14時是什么?(經過時間)汽車什么時間到達的“時間”指什么?(具體時刻)
6:00+14:00=20:00
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交流。
P118頁課堂活動2題
生思考說說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并說理由。
P118頁第4、5、6題。
教學反思
(第 12課時)
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20~122頁整理和復習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整理和復習,提升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掌握水平
2、2、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整理和復習本單元知識的全過程,牢固掌握知識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商不變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夠正確的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自主修改修改意見
一、復習整理:
二、復習知識點
三、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 1、本節課對“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七單元的內容,看看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本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復習除法口算
1)直接說結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口算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的口算,可從除法意義上想得數,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驗算一下,驗算時可以用乘法來驗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說一說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兩位數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兩位數看作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再口算出結果。
3)直接寫出得數
26÷2= 55÷5= 560÷40=
260÷20= 110÷10= 280÷20=
2600÷200= 220÷20= 140÷10=
根據什么算出結果的?
學生看書,小組合作進行歸納
學生思考,匯報發言
口答結果,說口算的方法
口答結果,說估算的方法
學觀察,根據被除數(除數)的變化,確定除數(被除數)怎樣變化,商不變。
小結:商的變化規律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2、復習筆算
1)816÷51= 665÷25=
組織學生筆算,說一說試商的方法和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從被除數的高位數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比除數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1、整理和復習(第120頁)
完成的1、2、3、4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121~122頁1、2、3、4、5、6題.
家庭作業7、8、9、10題。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