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巧創生活情境讓數學靈動化 教學反思(西師版四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6-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巧創生活情境  讓數學靈動化

                               四川巴中第十小學  李兵

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實際,但生動的內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師創造性地再把教材還原于現實生活,將數學教學與生活事例結合,勾勒出“生活畫面”,就可幫助學生學好數學。

小學數學第七冊練習一第八題:買奶粉27元,買一盒糖果36元,有 100元,還剩多少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很多學生都不能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于是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師:孩子購過物嗎?在哪兒購過物?

生:商場、文具店、菜市……

師:孩子們都有購物的經驗,想一想在商場購物和菜市買菜,在付錢時有什么區別?

生1:商場購物是選購好所需物品后一起付錢。

生2:在菜市買菜是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全買完,所以有可能買一種菜就會付一次錢。

師:誰來總結購物時付錢有幾種情況?

生3:第一種情況是,先算出所購物品的總價,再付錢。第二種情況是,買一種商品,付一次錢。

師:請孩子們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匯報:

生1:買了奶粉,100元就少了27元,所以減27元,再糖果,就又少了36元,所以減36元,列式:100-27-36。

生2:先可以算出兩種商品一共多少元,再用100元減兩種商品的總價,列式:100-(27+36)。

反思:我們在數學中,應讓學生明白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同樣離不開生活,兒童生活中的數學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學時應設法為學生創設逼真、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欲望,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情境中,感悟數學問題的存在,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貼近學生生活,將數學與學生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習需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快、渴求、探索的狀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