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設計
即墨市藍村一小 姜麗麗
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72-75頁,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 教學目標設計:
1、掌握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會使用相關的信息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名稱的意義,感知除法與其他運算之間的聯系,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
3、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學中提出問題,進一步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領略數學簡捷的思維方法和廣泛的應用價值。并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用乘法口訣求商是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重點,這個內容要求學生擺脫以前直觀操作求商的方法,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學難點:加深對“除法算式”的理解、用豎式計算除法;
四、教學對象分析: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的學生是在學習了乘除法的意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年齡以及知識面的關系,對于“用乘法口訣求商”會有一些陌生,為此要讓學生從乘法算式中根據用同一句口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
四、課件設計:
1、復習乘法口訣;
2、動手分一分
3、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練習鞏固--闖關花果山(共三關)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
和數字捉迷藏。大家很善于學習,會用乘法口訣給自己幫忙,有一群小朋友非要和大家比一比,找信息、提問題。
(二)解決問題:
對于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表揚,提出以下問題:
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采了幾種花?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
(1)解決第一個問題
怎么列式?誰有問題要問?
為什么用除法
你是怎么算的?
你是怎么想到用乘法口訣的?
看來這種方法非常簡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們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用乘法口訣求商。
(2)解決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需要什么信息呢?
怎樣列式?你為什么用除法呢?你是怎么算的?
(三)實踐應用
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除法豎式的寫法,獨立完成問題三并請學生講解。
(四)熟練鞏固
闖關花果山(共三關)
(五)、課堂總結
1.你有什么收獲
2.你對自己表現滿意呢
七、板書設計:
1、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15÷3=5(只)想:三(五)十五,商是5
2、采了幾種花?
8÷2=4(種)
3、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
八、教學反思:
《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節,這是第七單元的開始課,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對除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對除法橫式的各部分意義和名稱已經學會了,應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還沒有掌握好。
這節課一開始我用復習導入信息窗,在提出問題時有點難,學生舉手的不是很多,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先交流一下再說提出的問題.在提出問題后,列算式學生列的很正確,在求商時,有的同學用了上一單元的方法,很快說出了商,有的同學還不認真想,我用分小棒的方法從除法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找出算式的商,在提第二個問題時,學生已經熟悉,提得很好,列式求商也比較順利.在學習除法豎式時,學生能夠明白豎式各部分的名稱,在做豎式練習時,個別學生一開始還是不會寫,在老師巡視指導后,能夠自己寫對了.
學生現在已經很會找信息,根據信息提出問題仍是學生的弱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