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計劃 (蘇教國標版一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班級情況。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學生生活,他們對小學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好學,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冊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本冊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和“=”,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五、各單元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和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七、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八、各單元教材分析。

單  元

內  容 教  學  目  的  和  要  求 重點、難點 課時

一、

  1.使學生通過數一數,初步接觸1~10各數,初步學會數出個數在10以內的物或人,初步學會用1~10各數和同學交流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了解分類數數的方法,從數的感受角度觀察事物的獨特價值,初步體會符號化思想。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喜歡數學的積極情感。 讓學生初步學習數數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數量多少,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二、

  1.使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認識長短、高矮和輕重的含義,體會比較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

2.使學生經歷比較的活動,初步建立長短、高矮和輕重的觀念,培養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事實,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重視比較的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簡單的推理、判斷能力。  

三、

分 1.使學生聯系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

2.使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讓學生在觀察和分一分的活動中認識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的作用,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四、

置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初步學會確定物體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學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關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初步學會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指導學生分清左右的位置關系。  

五、

(一)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10以內數的含義,能熟練的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0~10各數。

2.使學生在數數、認數的過程中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理解“同樣多”和“多”“少”的實際意義,認識符號=、>、< ,會使用這些符號和語言表示1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

3.在認數、比較數的大小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等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數感,具有初步的用數進行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4.初步養成認真書寫的態度和習慣。 1.數數、認數、讀數、寫數和數的大小比較。

2.認識幾和第幾的區別。  

 

 

 

 

六、

體 1.使學生通過辨認實物,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能識別這些形體。

2.使學生在認識物體的活動中,感受平面和曲面是不同的,體會比較、分類等認識物體的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生活里物體的不同形狀,培養觀察物體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體會這些形體的特征。  

七、

合 1.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2、3、4、5各數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并能從3、4、5各數的一種分發。

2.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重點:通過合作、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出各數的分與合。

難點: 通過探索自己得出分與合的式子。  

八、

法 1、使學生初步體會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聯系實際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許多計算問題,培養學習興趣和信心。 重點: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難點:理解相應的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九、

計 1 .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2、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3、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統計的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 重難點: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整理。 課

十、

數 1.使學生在操作與活動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興趣。

2.使學生經歷數數和用數描述簡單的生活現象的過程,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初步的估算意識發展數感。

3.重點:知道“個位”和“十位” 提高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點: 會讀、會寫11--20各數。

難點:是否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  

一、

表 1.使學生學習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2.讓學生深化對實物進行觀察認識。

3、培養初步的空間想像和推理能力。 重點:讓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現象。

難點: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運用策略富有個性地解決問題。 課

二、

法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了解20以內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口算,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2、使學生經歷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正確進行口算,達到一定熟練程度。 

難點:在參與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