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60-61頁。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教學活動.逐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結合教學內容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中國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什么?(春節)讓我們再一次聆聽新年的鐘聲吧!(放映春節晚會倒計時的課件,師生一起倒計時數數。)
師: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我們一起倒數的10、9、8、……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距新年鐘聲還有多少秒。)同學們都是用“秒”作單位,為什么不用“時”或者“分”作單位呢?(因為剛才倒數的這段時間太短了。)我們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秒。
(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二、觀察探究,建立概念
1.認識鐘表。
(1)認識電子鐘表。
師:生活中我們常常用這些鐘表來計量秒(課件出示各種式樣的鐘表),這是電子鐘表(課件出示一個電子鐘),鐘面顯示的是什么時刻?(6時35分。)“分”后面的這兩個數表示秒,現在是6時35分10秒(課件出示一個電子表),鐘面顯示的是什么時刻?(3時45分17秒。)
(2)認識秒針。
師:電子表可以計量秒,機械鐘表也能計量秒(課件出示一個機械鐘面)。鐘面上計量秒的是什么針(秒針)? 哪根針是秒針?
生1:最長的那根是秒針。
生2:最細的是秒針。
生3: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師:鐘面上有1根針,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針(課件:秒針閃動并出示字
幕“秒針”)。
2.認識時間單位“秒”。
(1)認識1秒。
師:秒針走1小格是多長時間?
生:1秒。
師:對1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板書:秒針走1小格是1秒。)
(2)認識幾秒。
師:秒針從12走到1經過的時間是多少秒?
課件出示如下圖:
生1:秒針從12走到l是5秒。
生::秒針走1大格就是5秒。
師:秒針從12走到這兒經過的時間是多少秒?
課件出示如下圖:
生1:秒針走1大格是5秒,秒針走了6大格,就是30秒;再加2秒也就是32秒。
生2:秒針走半圈是30秒,再加2秒,也就是32秒。
師:秒針從1走到3經過的時間是多少秒?
課件出示如下圖:
生1:15秒。
生2:不對,不對,秒針是從1走到3,不是從12走到3,所以經過的時間是10秒。
生3:秒針走了2大格是10秒。
生4:對,經過的時間是10秒。
師:真聰明!孩子們也來撥撥鐘吧!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每人撥一次秒針。其余的小朋友注意觀察,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經過了多少秒?(小組活動:撥鐘、認鐘。)
師:誰愿意在實物展示臺上來撥一撥,請全班同學認一認。
生.:一邊撥秒針,一邊問:“秒針從12走到8是多少秒?
學生齊答:40秒。
生2:一邊撥秒針,一邊問:“秒針從3走到8是多少秒?
學生齊答:25秒。
(3)體驗1秒有多長。
師:我們知道秒針走l小格是1秒。1秒有多長呢?(播放課件:鐘面上秒針走1小格,同時發出“嗒”一聲。)誰來學一學秒針走動時發出的聲音?
生:“嗒”。
師:時鐘“嗒”的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想一想,你能在1秒鐘之內做一個什么動作?
生:我可以拍1次手。
師:1秒鐘真的可以拍1次手嗎?看著鐘面試-試。(播放課件:秒針走動。學生看著鐘面,嘗試1秒鐘拍一次手。)
師:1秒鐘你還能做什么?
生:我可以跺1下腳。
師:試試看!
師:1秒鐘你還能做什么?
生:我可以說1個字。
師:試試看,行嗎?
生:行。
師:1秒鐘真的很短,但是時間就是由這樣的1秒1秒積累起來的。我們來一起看一看,聽一聽(播放課件:秒針一邊走,一邊發出“嗒,嗒”的聲音)。讓我們跟著秒針走動的節奏點點頭。(生按照秒針走動的節奏,一秒點一次頭。)輕輕地數一數,1,2,
師:誰能按照秒針走動的節奏數一數(學生數,師注意調控節奏)。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秒針走動的樣子。(停頓數秒)輕輕地數,1,2,……
3.感受1秒的價值。
播放課件,師相應進行解說:
(1)世界上最快的飛機1秒鐘大約可以飛行2600米,坐在這樣的飛機上才能真正體會什么叫一眨眼就不見了。
(2)三峽水電站1秒鐘大約可以發電2700千瓦/時.相當于大約300戶家庭1個月的用電量。
(3)2006年中國1秒大約產值67萬元。用這筆錢大約可以捐助1000名失學兒童。
(4)在男籃世錦賽上,中國運動員王士鵬在最后1秒投進了一個三分球,將中國隊成功地帶入了八強。
(5)中國飛人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了世界記錄,而他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還不足1秒。
師:孩子們都在為1秒而驚嘆,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1:時間多么寶貴,我們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它。
生2:我們要爭分奪秒,分秒必爭。
生3: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生4: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珍惜時間。
4.探索“分”和“秒”的關系。
師:我們知道秒針走1小格是1秒。想一想,秒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
生1:60秒。
生2:1分。
師:秒針走1圈有的認為是60秒.有的認為是1分,到底是多少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觀察“秒針走1圈.分針有什么變化?再想一想分和秒之間有什么關系?”
播放課件:時鐘走1分鐘,學生觀察并思考。
師:請孩子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生:四人小組討論。
師:哪組先來匯報討論的結果。
生: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1圈:分針走1小格是1分,秒針走1圈是60秒;所以1分=60秒。
師:孩子們都發現了“分針走1小格的同時秒針走了1圈。(板書:分針走了1小格秒針走1圈)分針走1小格是1分;(板書:1分)秒針走1圈是60秒;(板書:60秒)所以1分等于60秒,60秒等于1分”。(板書:1分=60秒)
5.體驗1分有多長。
師:我們知道了1分=60秒.60秒也就是1分。那1分究竟有多長呢?我們來體驗體驗。請孩子們拿出題單,一分鐘你能做多少道口算呢?
(生做口算。)
師:數一數,一分鐘你做了多少道?
生1:15道。
生2:18道。
生3:16道。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一分鐘大約能算16道左右的口算題。1分鐘還能做些什么呢?
課件播放:一分鐘可以踢25下毽子;可以從一層走到三層;可以畫一個小朋友;可以從1寫到20。
三、鞏固應用,加深秒的認識
1.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
師:生活中有關時間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你會選擇正確的時間單位來表示嗎?請拿出題單填一填。
完成后集體訂正。
師: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是用“秒”來計量時間呢?
生1: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是用秒來計量的。
生2:紅綠燈的時間是用秒來計量的。
生3:微波爐熱牛奶大約需要30秒。
生4:電梯運行一層樓大約需要2-3秒。
生5:跑50米大約需要10秒。
2.體會秒的應用。
師:孩子們很善于觀察,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的確是用秒來計量的。2007年10月24日我們的祖國成功地發射了一顆衛星,她叫什么?(嫦娥一號)對,“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她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的奔月夢想飛向了藍天。我們來看看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
(課件播放:發射“嫦娥一號”。)
3.誰跑得快?
師:賽跑的成績是用秒來計量的。(課件播放:50米賽跑的情景。)
師:50米比賽中,跑得最快的是幾號?
生:3號。
師:為什么不是1號跑得最快?
生:都是跑50米,用的時間最少跑得就快,所以是l號跑得最快。
4.估一估。
師:紅綠燈的時間也是用秒來計量。(課件播放:馬路上紅綠燈以及計時器)
師:當我準備過馬路的時候,正好遇見了紅燈.我要等多久才能通過呢?
學生齊答:60秒。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計時器上顯示的是“60”就是60秒。
師:對,這里的60就表示60秒,也就是1分鐘。1分鐘后我要過馬路了,請你們估一估人行綠燈亮了多長時間?
(生估時。)
師:人行綠燈亮了多長時間?
生1:18秒。
生2:21秒。
生3:20秒。
生4:20秒。
師:實際時間是20秒。
5.欣賞。
師:經過緊張的學習,我們來休息一會兒。(課件播放:《鳥瞰新重慶》30秒)我們休息了多長時間?
生1:60秒。
師:有這么長嗎?
生2:30秒。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2:我一邊欣賞,一邊數的。
師:你隨時隨地都在關注時間,這種意識真是太好了!
生3:我感覺用了30秒。
師:你的時間觀念非常強。實際休息了30秒。
五、全課小結,梳理歸納
師:孩子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收獲嗎?有些什么收獲?
生1:我知道了計量很短的時間可以用秒作單位。
生2:我認識了秒針,它是鐘面上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一根針。
生3:我知道了分和秒之間的關系:1分=60秒。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時間單位--秒,知道了60秒=1分,并且還感受到1秒鐘很短。是啊,1秒的確很短,但是它卻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