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與復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幾百乘幾十、幾百幾十乘幾十(不進位)和幾十幾乘幾百(不進位)的口算以及接近整百數的數乘接近整十的數的估算,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并能應用這些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加深對字母表示數的理解,進一步提高用字母表示實際問題里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能力,會求出字母式子的值,進一步發展符號感。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在計算中的應用,能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重難點:
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在計算中的應用,以及對字母表示數的理解。
教學資源:
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轉眼又到了期末,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你們的知識一定豐富了不少吧!你們能回顧一下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2、請同學們先獨立填寫書上108頁上的表格,填好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
3、小組交流。
4、班內交流:你學得最好的內容是什么?
你最感興趣的內容是什么?
你覺得有困難的內容是什么?
對老師有什么建議嗎?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先來復習“乘法和除法”的計算及“用字母表示數”。
二、復習乘法和除法的計算
1、整理與復習第1題。
(1)學生任選一組題獨立進行計算,并在計算后組織比較;
(2)整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以及有關乘除法的簡便筆算方法,鞏固對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的理解。
2、整理與復習第2題。
讓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乘法估算的意義和方法,并溝通估算方法與筆算方法的聯系,提高計算能力。
3、整理與復習第3題。
(1)讓學生仔細觀察每道題的特征,說說分別打算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3)集體核對,糾錯并說明原因。
三、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整理與復習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交流各自的思考過程。其中,第(1)題要鼓勵學生列出不同的式子,第(2)題要提示求字母式子值的書寫規范。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困難嗎?
整理與復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確計算三步混合運算式題,能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進一步提高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資源:
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這一節課,我們來復習混合運算和運算律,以及簡單的三步計算實際問題。
小組交流:在這幾個單元中學會了什么?
班內介紹┄┄
提問:在這些單元中,哪些內容你們覺得有困難呢?(自由發言)
引入:希望大家認真復習,大膽提問,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二、復習混合運算
整理與復習第5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集體核對
4、小結:計算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注意點。
三、復習乘法分配律
整理與復習第6題:
(1)讓學生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指名板演;
(2)集體核對,指名學生說說計算時的思考過程;
(3)小結: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規律的方法(a+b)×c=a×c+b×c。
四、復習簡單的三步計算實際問題
1、整理與復習第7題
(1)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 集體核對,說說列式的想法;
2、整理與復習第8題:
(1)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指名扳演;
(2)集體核對。
3、小結。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在復習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整理與復習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倍數與因數的相關知識,能正確判斷奇數和偶數、素數和合數;能根據2、5和3的倍數的特征,正確判斷2、5和3的倍數。
2、進一步掌握用畫圖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的信息,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判斷素數與合數,
教學資源:
知識點卡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揭題:今天,我們來復習“倍數和因數”“解決問題的策略”兩個單元的相關知識。
小組交流:在“倍數和因數”這一單元中學會了什么?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中你又學會了什么?
班內介紹┄┄
提問:在這兩個個單元中,你覺得有困難的內容是什么?(自由發言)
二、自主探究
1、倍數和因數
談話:同學們都發表了各自的見解,也談了自己的困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鞏固這些知識,希望通過這一節課的復習,你們的困難能得到解決。
(1)舉例說明--什么樣的數是倍數,什么樣的數是因數?(指名2位學生回答回答)
(2)投影出示第9題:找一找,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因數?
2 5 1 10 25
先在同桌說一說,再指名口答,并說明自己的想法。
2、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
談話:你們能準確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嗎?
(1)投影出示填空題:
9的因數有 ,從小到大9的5個倍數分別是 。
36的因數有 。
50以內的7的倍數是: 。
(2)學生先獨立在草稿紙上填寫,再指名口答。
(3)提問:怎樣才能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一個數的所有因數呢?找倍數應該注意什么? 4、小結:只要你們牢記這幾個注意點,就能準確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3、“2、3、5”的倍數的特征
談話:下面要考考你們對2、3、5的倍數的特點的了解。
(1)投影出示第10題:判斷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那些數是3的倍數
12 15 21 30 35 36 44 50 57
(2)指名口答,說明理由。
(3)提問:為什么30和50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4)小結: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4、素數與合數
(1)投影出示第11題:把下面的數分成兩類,你想怎樣分?
2 15 8 17 20
(2)小組交流。
(3)班內交流。
(4)鞏固對偶數和奇數、素數與合數的認識和理解。
(5)出示有關知識點的判斷題,讓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5、解決問題的策略
(1)出示第12題:引導學生根據題意分別畫出線段圖,再解答;
(2)對兩道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進行適當的比較,進一步體會解題策略的價值。
6、拓展延伸
整理與復習第13題:先讓學生一組一組地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觀察每題最后的得數,然后簡要介紹“回文數的含義”。最后,讓學生任取一個自然數a,模仿著寫出算式并計算,以驗證其中的規律。
三、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們是不是把知識掌握得更好了呢?
整理與復習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升和毫升的實際意義,能正確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與梯形的分類;
3、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平移、旋轉,加深對圖形變換方式的理解;
4、進一步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會選擇折線和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平移和旋轉等。
教學資源: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揭題:今天,我們把幾個還沒有復習的單元來進行歸納和整理。回憶一下,還有哪些單元沒有整理過呢?(升和毫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對稱、平移和旋轉,以及統計。)
提問:在這些單元中,你覺得有困難的內容是什么?(自由發言)
引入:接下去,我們來復習這些知識,希望大家通過復習,對各方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
二、復習升與毫升
1、整理與復習第14題
先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再啟發學生依據生活經驗和對升與毫升的認識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整理與復習第15題
學生先獨立填寫,再交流想法,進一步明確升和毫升的進率:1升=1000毫升,以及相關的換算方法。
3、小結:升與毫升的有關知識。
三、復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整理與復習第16題
學生獨立在點子圖上畫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然后交流正確的畫法,強化學生對這幾個圖形的正確認識。
2、整理與復習第17題
先引導學生回憶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的含義,再讓學生分別在圖中畫出底邊上的高,并標上直角標記。
3、整理與復習第18題
先讓學生根據題目要求用2厘米、3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分別圍出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然后結合有關知識的理解,分別回答有關的問題。
4、整理與復習第19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指名兩位學生板演,然后匯報交流,進一步鞏固對三角形的內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5、小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相關知識。
四、復習平移、旋轉與統計
1、整理與復習第20題
讓學生在方格圖在分別畫出軸對稱圖形,并把簡單圖形進行平移和旋轉;交流畫法,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掌握把一個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進行平移和旋轉90度的方法。
2、整理與復習第21題
(1)預先布置學生通過不同途徑了解自己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上學期每學期期末的身高情況;
(2)說說: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分別有什么優點?
(3)討論交流:某位同學一至四年級身高增長情況用哪種統計圖表示表示收集的信息比較合適?
(4)獨立完成統計圖;
(5)小組交流:說說從圖中能看出些什么?根據統計圖中的變化趨勢估計現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3、小結:平移、旋轉與統計的重要知識點。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希望你們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里認真復習,迎接考試,以取得另自己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