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
第一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中每個概念的含義;更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比例的量。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進一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提出本課復習題
基本概念的復習
什么叫兩種相關聯的量?
下面兩種相關聯的量哪些量成比例?成比例的是成正比例還需成反比例?
什么樣的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什么樣的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
成正比例關系的量與成反比例關系的量有什么異同點?
應用練習
完成教材97頁的“做一做”。
第3題在完成時可先把題中的等式變一變形,像y=8x變成y/x=8;把y=8/y變成xy=8,這樣判斷起來就方便了。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99頁第6~7題。
全課總結(略)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上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義與性質。
區別有關易混概念,進上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過程:
講述本課復習課題并板書
基本概念的復習
比和比例的意義與性質。
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就學生所舉的例子再讓學生說說比和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是0?
比和分數、除法有什么聯系?
說說比的基本性質的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的基本性質與比例的基本性質各有什么用處?
看教材95頁的歸納整理,并把基本性質欄中的空填上,說說根據什么填寫的?
完成教材95的“做一做”。
結合第3題讓學生說說什么叫做解比例?根據是什么?
示比值和化簡比。
獨立完成教材96頁上的題目。
說說求比值與化簡比的區別?
(求比值是根據比的意義。用前項除以后項,得到 結果是一個數;化簡比是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得到的結果是一個最簡整數比)。
看書中的表,總結方法。
完成教材96頁的“做一做”
比例尺
問題:1)什么叫做比例尺?說說“圖距”、“實距”、“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系。
2)一幢教學大樓平面圖的比例尺是1/100,這比例尺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比例尺除寫成數字化形式處,還可怎樣表示?
完成教材97頁上的“做一做”。(理解比例尺實質上是一個比,此比的前項與后項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練習鞏固
完成教材十九頁第1~4題。
全課總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