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復式統計表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4-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綜  合  應  用

                    第1課時  (總第24課時)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教科書p118--119“住房的變化”

【知識要點】

     1、復式統計表。

     2、折線統計圖的制作及分析。

     3、求平均數的應用問題。

     4、綜合實踐--社會調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方法,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統計圖表和統計量所呈現的信息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思考,增強數據分析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2、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統計方面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作用的體驗,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3、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

二、教學建議

【新舊教材差異】.

       住房的變化是教材新增的實踐活動內容,教材以現實生活材料為載體,著力組織學生開展實踐與綜合應用,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統計方面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作用的體驗,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通過觀察、比較、分析1996年至2000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的變化及了解自己家庭、同學家庭1998年至2006年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變化的情況,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教材編排。

  教材首先提供了1996年--2000年人均居住面積的變化情況統計圖,引導學生分析圖中的數據,并解決相關的問題,同時啟發學生結合數據分析的過程思考“人均居住面積9平方米”的意義--有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超過9平方米,有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不足9平方米。在次基礎上要求學生調查了解自己家庭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底住宅建筑的總面積和當時的人口數,算出這三年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并填寫表格。在學生各自調查、統計的基礎,進一步要求學生把全班同學調查得到的數據回總在一起,算出這三年全班同學家庭的人均居住建筑面積,并制成折線統計圖。教材通過“全班的數據怎樣匯總可以更快一些”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后,教材還要求學生進一步交流參與調查統計活動的體會,幫助學生總結經驗、體會成功、升華認識。最后教材安排了一則“你知道嗎?”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人均居住面積”與“人均建筑面積”的含義,介紹我國在住宅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

  【策略提示】

 1、課前準備。

    提前通知學生了解自己家庭在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底的住宅建筑總面積和當時的人口數,并作相應的記錄。

 2、適當復習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啟發學生說出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體驗統計圖的應用價值。

 3、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的過程,經歷求平均數、制作統計圖表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提升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生活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4、結合數據的分析和實際生活中相關事物的比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家鄉的情感。

三、知識鏈接

1、復式統計表       教科書

2、折線統計圖       教科書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出示復習題。

    下面是北京市2004年4月分一周(4--10日)每天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記錄,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并回答問題。

                     

 

北京市2004年4月4~10日最高和最低氣溫統計圖

年       月

  

(1)這一周中。哪天的溫差最大,哪天的溫差最小?

(2)這幾天的最高氣溫是怎樣變化的?最低氣溫呢?

說說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繪制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的問題。

2、觀察統計圖、回答問題。

  (1) 出示課本118頁說說是一幅什么圖,反映的是什么情況,讓學生說說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積”。

( 2)  學生獨立解答第1題,計算后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求“這幾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樣列式?是怎樣想的? 

(3)思考第2題,并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再在全班交流。在交流時啟發學生回答:1999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這個數據是從多少個城市中統計得來的?猜一猜這個數據是怎樣算出來的?9.78平方米是669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是不是每一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都大于9.78平方米?會不會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少于9.78平方米? 

  3、填表。組織學生把課前了解到的自己家1998年、2002年、2006年人均居住面積和口情況填在118頁的統計表中,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面積。

  4、匯總、統計。指導學生把全班同學調查得到的數據匯總在一起,并完成119頁的統計表。(統計時提示學生先分小組用計算器算出本小組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的和,在把各小組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數的和分別相加,從而算出全班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總和與人口數的總和。并算出相關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5、完成統計圖。要求學生先思考畫怎么樣的統計圖,然后動手畫一畫。

  6、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收獲和體會。

   7、閱讀。

      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的“你知道嗎”,并交流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