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21、122
教學目標:1、讓學生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解決一些與綠地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
2、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學生探索怎樣完成學校人均綠地面積的統計
教學難點:怎樣獲得學校人均綠地面積計算的有關數據
設計理念:在綠地面積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聯系和綜合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以及獲取知識的樂趣,增進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評價和反思自己學習數學的收獲與存在的不足,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觀察圖表
分析信息 一、指導學生閱讀折線統計圖
提問:
1、 說出相關年份我國城市的人均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 引導學生說出從1996年到2000年我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趨勢?
二、指導學生閱讀條形統計圖
提問:
通過看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北京人均綠地面積最多,重慶人均綠地面積最少。某兩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相差多少。某兩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百分比關系。)
相機提出求“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
學生看圖
集體交流。
學生看圖
交流獲得的信息。
討論方法
根據信息
解決問題 三、指導學生獨立解答教材中兩個問題
(1)1997年我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比1996年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增加了百分之幾?
(2)北京市的人均綠地面積比上海市多百分之幾?比天津市和重慶市呢?
四、指導學生自主閱讀世界上一些國家首都2002年的人均綠地面積統計表。
組織學生交流閱讀后的體會
學生獨立解答
集體校對
學生閱讀交流體會
實踐操作
交流反思 五、實踐活動
學校的綠地面積有多少?人均綠地面積是多少?
組織討論:要求自己學校的人均綠地總面積和人均綠地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數據?
可以怎樣知道學校的總人數?
學校綠地總面積的數據又可以怎樣獲得?
(使學生明確:計算學校人均綠地面積所需要的數據可以用調查、查詢資料、實際測量等方式來獲得)
六、交流反思
(1) 通過調查和統計,你有什么收獲?
(2) 你認為還可以怎樣改善學校的綠化環境?
閱讀你知道嗎?試著解答其中的問題。
總結 表格填寫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
小組合作
調查、查詢資料、實際測量完成P122頁的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