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94頁“整理與反思”和94-95頁“練習與實踐”1-6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的理解。加深了對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律內在一致性的理解和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理解。
2、運用比較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3、能運用比和比例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豐富解決問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使學生加深對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的理解以及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律內在一致性的理解。
教學難點:使學生加深對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的理解以及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律內在一致性的理解。
設計理念:本課開門見山揭示教學內容,結合具體的例子,通過學生量量,算算,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討論,使學生加深對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的理解以及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律內在一致性的理解。通過測量、估計、驗證等手段,促進學生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理解。運用“練習與實踐”中的有關題目練習,使學生加深對比與百分數關系的理解,鞏固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重視運用比較的方法,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開門見山 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相關知識。(板書課題。)首先復習比的相關知識
二、整理反思
(一)比的知識:
教師問:
1、誰來舉個例子說說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引導學生列舉:“按比例分配”、“比例尺”、“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例)
2、說一說用比的知識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讓學生體會比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應用。
3、完成教科書p94“練習與實踐”
(1)完成第一題:學生獨立數出班上男女生人數,再完成此題。
(2)完成第二題:兩人一組,互相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結果,讓學生比較后回答有什么發現。
(二)比和分數、除法的聯系
出示:a∶b=( )( ) =( )÷( )(b≠0)教師問:
1、你會填寫這個的等式嗎?學生填好后,再問:2、你的根據是什么?(比和分數、除法的聯系)
3、那么比和分數、除法的聯系是什么?它們的區別呢?
4、b為什么不能等于0?小組議一議,再交流。
5、誰來說說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律?它們有什么聯系嗎,誰來說說?
6、練一練:
(1)判斷: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讓學生說說為什么?)
(2)填空:( )( ) =( )÷( )=( )∶( )(填好后展示學生不同的結果。)
(三)比例的知識
教師問:
1、什么是比例?
2、比和比例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后交流)
3、比例有怎樣的基本性質?
4、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作用?怎樣解比例?
5、練一練:完成教科書p94“練習與實踐”
(1)完成第3題:在做第二小題時先讓學生估計,再說估計的理由 。估計后再算一算,來驗證估計 。
(2)完成第4題:解比例,做好后選兩題驗算一下。 舉例
獨立完成
量量,算算 ,
交流
發現
填寫
指名回答
議議,交流
指名回答
練一練
指名回答
討論交流
指名回答
測量
估計
驗證
練習
三、練習實踐
(一)完成教科書p95“練習與實踐”
(1)完成第5題:先學生獨立做最后交流 第二小題應弄清東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93%,可理解為東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93100 。換句話說把全國耕地面積看作100份,東部占93份,西部占7份。使學生加深對比與百分數關系的理解。
(2)完成第6題: 第一小題讓學生獨立得出:深色與淺色地磚鋪地面積的比是20∶40,化簡得1∶2。
第二小題這兩種地磚鋪地面積,讓學生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計算。依次是
15×13 =5(平方米)
15×23 = 10(平方米)
指名學生回答
獨立做
交流
齊練與板演后讓學生評講
獨立練習
四、評價小結 學了本課你對所學知識有什么新認識?還有什么問題? 評價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