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54例題和p57頁練習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東(西)、南偏東(西)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
2.使學生經歷描述物體方向和距離的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眼光觀察日常生活現象,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設計理念:本課設計了一個場景,讓學生從中逐步發現問題,與舊知產生沖突,引發學習新知的需求,然后再進一步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察、測量等方式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練習中安排了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習題,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習需求
1.師:這是一艘輪船在大海中航行的場景,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師提問:燈塔1和燈塔2一個在東北方向,一個在西北方向,但是偏離的角度一樣嗎?從圖上能看出來嗎?
3.師揭示課題:東北方向指向東與北之間,西北方向指向西與北之間,但是這樣還不能準確表示燈塔1和燈塔2的位置。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回答。
(可能會說:燈塔1和燈塔2都在輪船的北面;
燈塔1大約在輪船的東北方向,
燈塔2大約在輪船的西北方向,等等。)
二、學習描述物體的方向和距離
1.學習用北偏東若干度、北偏西若干度描述物體的方向。
師:實際上,在野外或圖上確定位置時,常把東北方向叫做北偏東,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現在你還能說說燈塔1和燈塔2在輪船的什么方向嗎?
師:從這副圖上,你還可以看到什么?啟發學生認識到:燈塔1在輪船的北偏東30度方面;燈塔2在輪船的北偏西55度方向等。
追問:這樣來描述物體的方向有什么好處?
2.學習求圖中物體間的實際距離。
師:為了更加精確地表示物體的位置,僅有方向還不夠。想一想,還需要什么?
學生直接回答。
讓學生討論后匯報。
讓學生體會到這樣描述更加精確。
追問:燈塔1到輪船的實際距離你能算出來
嗎?說說你打算怎樣計算。
3.小結。
師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
4.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
出示第1、2題
1.從上圖看,燈塔2在輪船的北偏( )
55°的方向。
2.燈塔2到輪船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第1題學生直接口答。
第2題獨立測量計算后再組織交流。要求能完整地說出“燈塔2在輪船北偏西55度方向的8千米處”。
學生回答如何計算物體之間的距離。
學生量出燈塔1到輪船的圖上距離,并根據比例尺算出燈塔1在輪船北偏東30度方向的多少千米處,集體交流計算結果。
學生歸納:知道了方向和距離,就能更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
學生口答后再討論
學生先測量,再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運用 1.完成練習十二第1題
出示題目
要求在圖上指出北偏東、北偏西,再指出南偏東、南偏西等方向。再根據學校到少年宮有500米的距離,推出圖上第一小格表示100距離,并試著完成填空,最后組織全班交流。
要能完整地說出少年宮、科技館、新華書店、郵局等場所相對于學校的方向和距離
練習十二第2題
要求完整地說出荷花池、玉龍潭、飛霞閣相對于學校的方向和距離。
學生指一指,算一算,再交流
學生獨立測量、計算、填表,再集體交流。
四.拓展與欣賞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行業、很多領域會像這樣來確定位置,一起來欣賞一下。
“體育訓練中,有時需要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位置。這是跳傘運動員在一次訓練中落地的位置示意圖。用方向和距離就可以描述運動員落地點與靶心之間的位置關系。”
“科技、軍事、航天,航海等領域中,也需要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位置。這是一個飛機場的雷達屏幕,以機場為觀測點,每兩個相鄰圓之間的距離是10千米,飛機A在北偏東30度方向30千米處。”
學生欣賞圖片,感受其中與方向和距離有關的知識。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知識?總結一下,你已經會用哪些方法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學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