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森供稿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P34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能根據乘法等式寫出正確的比例。
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探究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滲透有序思考,感受變與不變的思想,體驗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根據乘法等式寫出正確的比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比例的基本性質》預習學案
學習目標:1.認識比例的內項和外項,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一、復習鋪墊:
1. 叫比例。
2.什么樣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3.寫出一個比例
二、自學探究:
1.例4:寫出幾組不同的比例。
2. 3 : 6 = 2 : 4
( )
( )
3.自主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觀察四個比例,你有什么發現?
4.再寫一個比例,看看是否符合你的發現。
三、遷移應用: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如果能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2:1和7:3.5 ( )×( )=( )
( )×( )=( )
四、你還有那些困惑?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課件出示: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得到右邊的三角形。你能根據圖中數據,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嗎?各小組討論,然后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寫出幾組不同的比例。
2.介紹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
師:現在我們以第一個比例為例,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出示課件。
學生介紹比例的“項”以及“前項”“后項”的含義。
師:你能說出其它幾個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各是多少嗎?
師:很簡單,我們來一個難一些的。 是指著分數形式的比例,請學生說外項和內項。
二、關鍵點撥
1、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現在在我們再回到大家剛才寫的比,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些比例,你有什么發現嗎?
師:請將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同伴。不過--,你先要好好想想,你所發現的是不是偶然現象?最好能舉些例子驗證一下,好嗎? 這下,學生們又靜了下來,認真地思考著老師的問題,許多學生在紙上寫著比例進行著驗證。
師:現在,請將你發現的規律與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著熱烈的交流和討論,并積極代表小組進行匯報。
師:請個代表來說說你的發現。
生: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比例中的兩個外項的乘積與兩個內項的乘積是相等的。我們還自己寫了比例,發現這個規律是正確的。多讓幾個學生來說說。新課標第一網
師:老師這兒也有個比例(板書:3∶2=5∶4),怎么兩個外項的積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你們發現的規律可能是有問題的。
教師的這一問,還真把一部分學生給嚇著了。不過,大家很快發現老師把比例寫錯了。
生:(機靈地)老師,你舉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我們發現的規律是正確的。因為3∶2和5∶4這兩個比是不能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很有道理!同學們通過觀察,驗證,自己發現了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誰來說說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質?
生答師板書: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齊讀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加重語氣讀。xkb1.com
師:如果用字母表示即:A:B=C:D那么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師: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掌握的怎么樣
2、及時反饋:
出示口答:
1. 6:5=30:25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寫成( )×( )=( )×( )。
2. A:5= B:3根據比例基本性質可以寫成 。
3. 0:3=( ):5 0:3=0: ( )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1)6:3和8:5 (2) : 和 :
(3)1.2: 和 :5 (4) 和
【學法指導:假設兩個比能組成比例,然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分別算出兩個外項和兩個內項的積。滲透假設、驗證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1)先讓學生嘗試判斷,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2)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你能用求比值的方法1.2: 和 :5能否組成比例嗎?
(3)這兩種方法,你更喜歡哪種?為什么?
2、根據“2×9=3×6”寫出比例,你行嗎?你能寫出多少個呢?新課標第一網
追問:你為什么寫得這么快?有什么竅門?【滲透有序思考】
3、如果a×2=b×4,則a:b=( ):( );
如果a:b=4:2,則a=4,b=2。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那么a、b還可能是多少?你發現了什么?
4、猜猜我是誰?
6:( )=5: 4
四、分享收獲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 1×4=2×2
聽課隨想
反思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