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百分數百分率 教學計劃(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9-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吳興區學校    青山學校         (幼兒園)具體課時備課表

單元(章)主題 百分數 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課題 百分率 第    1   課時 / 共   9  課時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

及設置依據 1.使學生加深對百分數的認識,能理解發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這些百

分率的含義。

2.能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

的百分之幾的的百分數應用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點: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難點: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內容與環節預設 個人二度備課 課后反思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口算比賽:(時間:1分鐘)

 ―       ×      1―      ÷       ÷  

 +        ×      +       +          ÷5

想一想,根據自己的口算情況,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做錯的題數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

2.學生根據自己的口算情況口答“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做錯的題數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

3.提出問題:能否將“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改成一道百分數應用題呢?    

(將“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改成“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

二、相互合作,探究問題:

(一)初步感知

    1.學生嘗試解答各自的“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和“做錯的題數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

    2.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解法相同,關鍵是找準單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計算的結果要化成百分數。

(二)共同探討

    1.百分數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用很廣泛,如前面說到的你們在口算比賽中,各自“做對的題數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這是你在這次口算比賽中的正確率,“做錯的題數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就是錯誤率。像這些正確率、錯誤率等我們通常稱作“百分率”。你能舉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嗎?

2.學生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舉例的同時要讓學生說說他所舉百分率的意義。

  板書學生所舉的百分率及其含義。如                      

合格的產品數                   發芽的個數

產品的合格率= ────────×100%   發芽率= ───────×100%

                   產品總數                      種子的總數

為什么要乘100%?“率”指的是什么?

3.嘗試解答例題:

(1)出示 

例 1  六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有120人,求達標率?

例2  某縣種子推廣站,用300粒玉米種子作發芽實驗,結果發芽的種子有288粒。求發芽率?

先說說達標率、發芽率的含義,再獨立解答。

   (2)完成第86頁的“做一做”2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完成第87頁的1、2、3、4題

四、全課總結

    1.學生談談學習本課后有什么收獲,說說解答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方法是怎樣的?這類應用題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有什么關系?

2.學生談談今天所學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板書

設計 百分率

合格的產品數                   發芽的個數

產品的合格率= ────────×100%   發芽率= ───────×100%

                   產品總數                      種子的總數

個人二度備課: 課后反思:

作業布置或設計 一、練習:  

1.判斷題

①五年級98個同學,全部達到體育鍛煉標準,達標率為98%. 

②今天一車間102個工人全部上班,今天的出勤率是102% 

③甲工人加工103個零件,有100個合格,合格率是100%.

2.應用題

①六年級一班有學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級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數學測驗中,六年級一班同學一共做了400個題,結果有錯誤的題16個,求錯誤率.

3.結合練習二十第5題進行課外調查。 課后反思:

教后整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