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書P20的例題及練習。
教學目的:
1、經歷“動手做”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能借助三角尺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3、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新知。
4、對周圍環(huán)境中與圖形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高。
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紙板、三角尺、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實物投影呈現情境圖。
2、提出問題:
(1)“長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2)“盡可能大的長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
(3)應該怎樣制作最大的長方形桌面?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1、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學生自行實踐活動。
(2)反饋實驗結果。(圖略)
(3)認識高、低。
(4)學會畫高。
師:剛才你是怎么畫這條線段的?(指著鋸開的高)
讓學生交流,嘗試后,教師示范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邊畫邊說明畫的方法。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向它的對邊畫垂線,這條垂線(從點到垂點)就是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高。
(5)嘗試練習。
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掌握畫高的方法、步驟。
2、活動(二):三角形的底和高。
(1)嘗試畫高。
讓學生隨意畫一個三角形,然后畫出它的高,并標明“高”和“底”。
(2)展示作品。(圖略)
(3)畫指定邊上的高。
①教師畫一個三角形,并指定一條底。
②學生畫指定邊上的高。
③說一說,是怎么畫的。
(4)提出問題。
師:三角形有幾條不同的高?
3、活動(三):練一練。
(1)完成書P、21的“練一練”的第1題。
(2)完成書P、21的“練一練”的第2-4題。
三、總結。
誰能談談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你還有什么要問的?
板書設計:
動手做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20-2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平行四邊形教具或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
平行四邊形紙板、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提問:怎樣計算長方形面積?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口算出下面各長方形的面積。
(1)長1.2厘米,寬3厘米。
(2)長0.5米,寬0.4米。
3.出示方格紙上畫的平行四邊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什么叫平行四邊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題: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嘗試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1)讓學生打開書自學
(2)指名到投影上數。邊數邊講解:我先數……,它是……平方厘米;再數……,它是……平方厘米;兩部分合起來是……平方厘米。
(3)投影出示長方形。提問:數一數,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怎樣計算它的面積。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關系,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2.通過操作,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1)自由剪、拼,進一步感知。
①每個平行四邊形只準剪一下,試一試被剪下的兩部分能拼成已學過的什么圖形?學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討論。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通過操作討論得出:只有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才能拼成一個我們會計算的圖形--長方形。這種剪法最簡便。
(2)揭示轉化規(guī)律
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在轉化的過程中,怎樣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做呢?(教師邊演示邊講述)
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閃動被剪掉的部分)。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直到兩斜邊重合為止。這樣就得到一個長方形。
③學生根據剛才的演示模仿操作,體會平移的過程。
3.歸納總結公式
(1)比較變化前的兩個圖形,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互相討論,匯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結果完成填空。
引導學生明確:你發(fā)現了什么?互相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①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后,面積沒有改變。即長方形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同時板書)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同時板書)
(2)根據這些關系,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怎樣推導出來?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教學字母公式
(1)介紹每個字母所表示的意義及讀法。板書S=a×h
(2)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S=ah”。(同時板書)
(3)提問: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
1.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 (得數保留整數)
3.5厘米
4.8厘米
①讀題,理解題意。
②學生試做,指名板演。提醒學生注意得數保留整數。
③訂正。提問:根據什么這樣列式?
訂正時提問:計算時注意哪些問題?
3.填空
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 ),它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原平行四邊形的( )相等。這個長方形的( )與原平行四邊形的( )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
4.判斷,并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
5.你能求出下列圖形的面積嗎?如果能,請計算出面積。 (單位:厘米)
16、20、15、20
四、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板書設計:
課題: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