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4-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內容

1.用字母表示數

2.簡易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學過的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3.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

本單元的作用

1.從具體到抽象、個別到一般的一次飛躍。

具體的物(3個蘋果)----數(3)----字母(用字母a表示3)

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數(常量)----用一個符號表示可變的、抽象的數(變量)

2.有助于對所學的算術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

運算定律、周長與面積計算公式

3.有利于加強中小學數學的銜接,初步滲透代數的思想。

(1)算術思維方法存在局限性:※逆向思考,※未知數不參加運算,等于缺少一個條件,思維的步驟增加。

(2)代數方法是數學的一般方法,在這里學習方程,可先行滲透代數方法。

課標對這方面內容的規定和說明:

(1)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3)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如3x+2=5,2x-x=3)。

和義務教材對比,有以下不同:

(1)解方程的方法

九義教材:利用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

實驗教材:利用等式的性質,思路更統一,基本方程的解法可歸結為“兩邊同時加上、減去、乘上、除以同一個數(除法時此數不能為0)”。

從已有的實驗來看,方程解法的這種改變學生是可以接受的。在培訓過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老師認可這種改變。

(2)方程的類型

由于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實驗教材刪去了a-x=b 、a÷x=b的方程基本類型(不是不能解,是解答過程比較麻煩,如果學生列出這樣的方程,一是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二是可以引導學生列出其同解方程,如x+b=a、bx=a)。

增加了a(x±b)=c的類型。

(3)解方程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有機整合。

九義教材:先獨立學習解方程,再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重難點分散。

實驗教材:為了突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方程是根據現實素材而列出來的,因此解方程的過程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尤其是在“稍復雜的方程”部分,兩者完全融合。

三、 具體內容

標題 例題安排

第1節 用字母表示數 例1 用字母表示數

例2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例3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例4 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第2節 方程的意義 方程的意義

等式基本性質一

等式基本性質二

解 方 程 方程的解、解方程

例1 解形如x±a=b的方程

例2 解形如ax=b或x÷a=b的方程

例3 列方程解加減計算的問題

例4 列方程解乘除計算的問題

稍復雜的方程 例1 解方程ax±b=c及其應用

1.用字母表示數

例1(用字母表示某個具體的數)

通過復習以前所學知識,鞏固用符號、字母表示某個具體的、特定的數,滲透求未知數的思想,從符號表示逐漸過渡到字母表示,并引出例2。

例2(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簡明性、優越性,一是可以表示一般規律,二是敘述方便。在這兒,字母不止表示一個特定的數,而是表示一般的數。

(2)兩字母相乘的表示法。

(3)教材上只給出乘法交換律的表示法,要求學生自己寫出其他定律。

“你知道嗎?”

介紹單位名稱的字母表示法,今后教材中的單位名稱一般用字母表示,面積單位可放在例3平方的表示法以后再教學。

例3(用字母表示面積和周長計算公式)

(1)兩個過程:用公式表示面積、周長公式是一個一般化的過程(具體到抽象),而根據公式計算某一具體圖形的面積和周長則是一個特殊化的過程(代入求值)。代入求值在這兒要多加訓練,后面解方程的驗算就是一個代入求值的過程。

(2)平方的表示,數與字母相乘的表示。

例4(代數式)

(1) 用一個代數式可以表示兩個含義:數量、數量關系。如a+30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齡,也可以表示爸爸與小紅年齡之間的關系。

(2) 通過歸納法,從具體到一般,得出代數式的表示法,滲透函數思想,第1小題是加減法數量關系,第2小題是乘除法關系。

(3) 滲透函數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定義域)。

(4) 代入求值。

練習十

出現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如第6、7題的速度、時間、路程以及單價人、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

2.解簡易方程

方程的意義

(1)通過用天平稱量物體的活動引出方程概念,與后面利用天平原理解方程相一致。

(2)前面已經有了列代數式的基礎,因此天平左邊的代數式學生比較容易列出來。

(3)通過兩邊物體輕重的直觀比較引出不等式及方程。

(4)根據方程的概念自己寫一些方程,范圍可以很廣,可以包括多元方程,只要符合方程的定義即可。

天平原理(等式性質)

(1)利用直觀的形式使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兩條原理(在方程中相當于作同解變換):

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1: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兩邊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2)其中第二、四個圖蘊含了解方程的思路(即天平的左邊只留下一種物體,在解方程時,最終目標是使方程左邊只剩下未知數)。

解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1)利用前面天平平衡的素材直接給出現成的方程,因此不涉及到如何列方程。

(2)利用已有知識,通過四種不同的方法求出未知數的值,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后面要學到的一般的解方程的方法。再給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

解基本的方程

例1(x+a=b)

(1) 情境相對簡單,利用直觀即很容易列出方程,因此重點不是列方程而是解方程。

(2) 天平原理的直觀演示與抽象的方程解法相對應。

(3) 重點突出“為什么要減3”這一問題,目的是使方程一邊只剩下未知數。

(4) 驗算。就是前面所學的代入求值的過程。

例2(ax=b)

具體過程同例1。“除以幾”要求學生根據直觀圖自行探索。

x-a=b、x÷a=b這兩種類型的解法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遷移類推,不出專門例題,在“做一做”中出現。

※解方程的一般性方法、步驟也要求學生自行總結。

例3(列方程解形如x±a=b的問題)

(1) 結合現實情境。

(2) 先給出算術解法,但在用算術方法解答時實際已經把“今天水位超過警戒水位0.64米”轉化成了“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米”,就是所謂的逆思考。

(3) 由于列方程解決問題時未知數是參與運算的,所以第一步要把未知數設成一個“假設已知數”。

(4) 第二步,根據題目中信息的敘述方式,通過順向思考列出數量關系。由于是剛接觸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數量關系對于學生正確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5) 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此時數量關系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作為“已知數”參與運算的),解方程和驗算的過程在這兒不是重點,可讓學生獨立完成。

例4(列方程解形如ax=b或x÷a=b的問題)

(1)基本過程同例3,可更多地讓學生自主探究,列方程的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統一,如把“半小時”寫成“30分”,把“1.8千克”化成“1800克”。

(2)滲透環保教育。

練習十一

第8~11題結合生活實際,取材面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