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小學數學第九冊備課
編寫者單位: 紹興縣陶堰鎮彩虹莊小學 編寫者姓名:吳紹明 編號:
教學內容 練習十七
教材分析 這是一堂練習課,是學生在學習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運用和理解而安排的。
第1、3題是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求面積。第1題需要先測量計算所需條件的長度,再計算;第3題要選擇條件進行計算,有些是間接條件要轉化為直接條件(我安排在了上堂課練習)。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第2、4、5、6題都是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第2題,飛機模型的機翼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求機翼的面積,可以先求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根據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經驗,設想把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底長100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邊形,求出它的面積。第4題,注意讓學生觀察圖示找到計算所需條件;▔娜鎳h笆,形成一個直角梯形。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第5題,要結合示意圖先讓學生理解水渠的橫截面。水渠的渠口寬、渠底寬和渠深分別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計算出梯形的面積。第6題,可結合教材中的圖使學生理解圓木堆的橫截面可以看作一個梯形,梯形的上底長相當于頂層的根數,梯形的下底長相當于底層的根數,梯形的高相當于圓木的層數。所以可以借助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出圓木的總根數。第8*題是選作題。首先要考慮如何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應該是以梯形上底長度為底長的平行四邊形。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了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后,已經初步能夠利用計算公式求梯形的面積,但理解和掌握只是比較淺的。我們在教學時,要重點引導學生去找去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相對應的數值,這樣學生才能利用公式求面積。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該先安排些簡單的運用,然后再逐漸加深,使學生逐漸掌握,然后也可以安排適當的深化。
教學目標 1、 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2、 使學生能夠利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生活的一些實際問題。
3、發展學生的測量和計算相結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 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教學難點 利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生活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事先在小黑板設計好深化題
教學過程 修 改 意 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堂課我們通過拼擺和割補的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教師板書)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為什么這里要“÷2”?(板書:在÷2下面做標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2、交流反饋昨天布置的練習十七的第三題。
通過昨天的學習,大家都知道了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我們今天就利用這一計算公式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量一量,算一算。
1、自己想辦法求出這兩個梯形的面積。
(1)、你有什么辦法求出這兩個梯形的面積?
(2)學生測量并計算。
(3)交流、反饋。
2、交流上堂課布置的第7題。
三、找一找,算一算。
1、科技小組制作飛機模型,機翼的平面圖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組成的。(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
(1)學生計算,教師巡回指導。請一學生板演。
(2)交流反饋讓學生說說:我是怎么想的,怎么計算的?
2、一條新挖的水渠,橫截面是梯形,渠口寬2.8m,渠底寬1.4m,渠深1.2m,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
(1)教師結合橫截面的示意圖,向學生解釋渠口、渠底、渠深的概念。引導出:水渠的渠口寬、渠底寬和渠深分別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2)學生計算。
(3)交流反饋。
3、靠墻邊圍成一個花壇,圍花壇的籬笆長46m,求這個花壇的面積。
(1)教師引導:這個花壇是實際上是一個梯形,要我們求它的面積,那我們必須知道它的什么?(上底、下底和高)現在什么告訴我們了?(高)那我們能找出的它的上底和下底之和嗎?
(2)小組合作談論合作,做題目。
(3)交流反饋。
四、考一考,比一比。
在剛才的計算中,同學們顯示出了出色的分析和計算能力,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我們以“前后左右四人”為一小組,進行比賽,看哪一小組最出色!
1、我們經常見到的圓木、鋼管等堆成像下圖的形狀,通常用下面的方法求總根數:
(頂層根數+底層根數)×層數÷2
你能算出圖中圓木的總根數嗎?(第6題)
(1)學生小組合作解答。
(2)請先解答成功的小組匯報交流。
2、你能算出1+2+3+4+……+100=( )嗎?
(1)學生小組合作解答。
(2)請先解答成功的小組匯報交流。(這里要讓學生重點講講思維過程,也就是如何把這轉化為梯形的計算方式)
3、在先面的梯形中,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行,剩下的面積是多少?有幾種方法?(第8題)
(1)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教師巡回聽取意見。
(2)交流反饋,教師小結。
方法一 梯形的面積-剪去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3.5)×1.8÷2-2×1.8=1.35 (cm2)
方法二 用梯形的下底長減去梯形的上底長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長,乘梯形的高, 再除以2,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積。
(3.5-2)×1.8÷2 = 1.35(cm2)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本一頁
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