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2、初步認識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掌握循環小數的表示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循環小數的表示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 )基礎訓練
【口算】
1.6×0.5= 60÷0.5= 0.9×0.4= 1.8÷0.2÷0.3=
0.94×100= 0.5÷0.2= 6.4÷0.4= 4.1×0.5×0.1=
【解答題】(只列式不計算)學校圖書館新購進1500本書擺在書架上,每個書架最多擺280本,一共要擺多少個書架?
(二) 新知學習
【典型例題】
1、出示例8:
(1) 根據情境圖,請列式計算。
(2) 計算時你有什么發現?
2.學習例9:
(1)自主列豎式計算
(2)說說你的發現。
小結:
3、介紹循環節:
4、討論:
自主計算結果。
小結:
【小結】什么是循環小數?什么是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什么是循環節?
(1) 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2)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無限小數。
(3)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提高練習】
5、書P30第6題:比較大小:
6、書P30第5題
7、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0.807 0.807 0.807 0.807
【拓展練習】
8、(1)在下面的小數中,加上循環節的第一個圓點和末位的圓點,使產生的循環小數盡可能大。
5.916261 0.482825
(2)在下面的小數中,加上循環節的第一個圓點和末位的圓點,使產生的循環小數盡可能小。
3.30060102 3.6568569
(四)全課總結
什么是循環小數?什么是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什么是循環節?
(1) 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2)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無限小數。
(3)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五)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1.計算下面各題。(商是循環小數的用簡便形式表示。
3÷1.1 3.38÷1.8= 13.32÷15=
2、一列火車從南京到上海行駛305千米,用了3.5小時,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教學反思:學生在預習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
1、這道題能除盡嗎?
2、為什么它除不盡?
3、計算結果該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環小數?
帶著這些疑問,本課的教學順利地推進。這些問題也均在教學中得到了解決。
但在練習中出現了以下幾種常見錯誤:
1、在豎式中在第一個循環節上也打了循環節的圓點。
2、在橫式上照抄豎式結果時,雖然在第一個循環節上打了圓點,可卻寫了兩個循環節。
3、在計算豎式時幾個數字還未重復兩次出現時,學生就經過推理判斷出它是循環小數而不再繼續往下除了。如:2.01212……學生除到2.0121時就發現小數位數第四位與第二位的數字相同,余數也相同而不再繼續往下除了。
針對上述前兩個錯誤,以后再教板書時我應強調格式與寫法。特別是P28頁下方的‘你知道嗎”其中有關循環節的介紹及“寫循環小數時,可以只寫第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記一個圓點”應讓所有學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