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五上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8-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內容

1.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積的近似值

3.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

4.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二、教學目標

1.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

2.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4.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三、編排特點

1.選擇“進率是十的常見量”作為學習素材,引入小數乘法的學習。

對于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計量單位了。根據學生已有的這些知識基礎,教材從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中,選擇“買風箏”(與元、角有關)、“換玻璃”(與米、分米有關)的活動為背景,引入小數乘法的學習。這樣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發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學生利用元和角之間、米和分米之間的十進關系順利溝通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的聯系,利于學生將新知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系統中。

2.淡化小數乘法意義的教學,突出計算方法的教學。

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要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應從分數乘法的意義入手。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根據小數與整數的密切聯系,教材先教學小數乘法,再教學分數乘法。與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數乘法意義的教學,把重點放在計算的算理和方法的總結上,引導學生利用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來解釋小數乘法的算理,并由此總結小數乘法的一般方法。

3.應用轉化和對比,概括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小數的書寫方式,進位規則均與整數相同,教材緊扣兩者的密切聯系,引導學生:

①用轉化的方法,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用對比的方法,處理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問題。在例3、例4中,均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分別觀察因數和積中小數的位數,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利用這一關系,準確找到積中小數點的位置。

③幫助學生按一定順序概括小數乘法的一般計算方法。例4的教學中,應用合作研討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計算小數乘法的一條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四、具體內容

標 題 例題安排

小數乘整數 例1 小數乘整數的引入題

例2 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豎式寫法

小數乘小數 例3 小數乘小數的算理及豎式寫法

例4 總結小數乘法的一般方法

例5 倍數是小數的實際問題和乘法驗算

積的近似值 例6 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積的近似值

連乘、乘加、乘減 例7 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例8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小數乘整數

例1

  編排意圖:

(1)創設“買風箏”的購物情境,引出“小數乘整數”。 

(2)結合具體量(人民幣單位),以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為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撐。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提出買風箏計算錢數的問題。

(2)先解決書上女孩想要解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重點說明將元轉化為角的方法。

(3)在此基礎上,解決其他買風箏的問題。

例2

  編排意圖:

(1)脫離具體量,直接引出小數乘整數。 

(2)用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說明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法的理由。

(3)根據計算結果,說明如果積的小數末尾有0,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用最簡方式寫出積,積中小數末尾的“0”可去掉。

教學建議:

(1)注意引導學生緊緊抓住例1中的計算經驗,特別是將“元”轉化為“角”的經驗來學習例2。先提出0.72元×5,你會計算嗎?再去掉元,提出0.72×5該怎么計算。

(2)放手讓學生應用已有的整數乘法經驗自主計算“0.72×5”,列出豎式,并嘗試對過程做出合理的解釋。

(3)應引導學生小結小數乘整數的豎式計算要點。

① 按整數乘法的規則進行;

② 處理好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中也應有幾位小數;

③ 算出積以后,應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用最簡方式寫出積,積中小數末尾的“0”可去掉。

小數乘小數

例3

編寫意圖:

(1)以給校園宣傳欄換玻璃,需要計算長方形玻璃面積引入小數乘小數。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出小數乘小數學生易于理解。

(2)有例2的計算經驗,這里學生容易想到把第二個因數也轉化為整數,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故教材直接寫出轉化和計算的過程。

(3)注意引導學生歸納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建議:

(1)讓學生根據圖意列出乘法算式。

(2)讓學生自主嘗試計算1.2×0.8。

(3)組織學生共同研討1.2×0.8的豎式算法及算理。讓學生將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來,并簡述其道理。可能有學生將“米”化為“分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也可能學生按書上的方法進行計算。教師應引導學生溝通兩種方法的聯系,以幫助學生理解 “1.2×0.8”的算理。

(4)最后組織學生探索因數和積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

例4

 編寫意圖:

(1)結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總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分兩個層次:

① 結合“做一做”第1小題,總結小數乘法的一般計算步驟。

② 結合“做一做”第3小題,說明小數乘法的一些難點問題。如,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應在前面用0補足。

教學建議:

(1)可按教材的層次結合具體的算式進行總結。

(2)積的末尾是0的情況,也應作為小數乘法的一些難點問題處理。

例5

編寫意圖:

(1)通過“非洲野狗追趕鴕鳥”的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數倍表示兩個數量間的關系”,使學生領會有時“用小數倍表示兩個數量間的關系”比較直觀。然后計算出鴕鳥的最高時速。

(2)由驗算計算是否正確,提出驗算要求,培養驗算習慣。

對于驗算方法沒做統一規定,教材呈現了兩種,一種是“把因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計算器驗算。”其實,驗算還有其他方法,這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按哪種方法驗算,只要會用合適的方法驗算就行。

教學建議:

(1)結合本例讓學生領悟有時“用小數倍表示兩個數量間的關系”比較直觀。可請學生說一說“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義。

(2)驗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檢驗書上女孩的計算引出,也可由檢查自己的計算引出。

(3)如何驗算不作統一要求。

練習一

第10題,讓學生經過計算,發現積和因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積的近似值

例6

編寫意圖:

(1)通過“狗幫助人們抓壞蛋”的情境,讓學生求狗的嗅覺細胞,引出求積的近似值。

(2)通過計算使學生認識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當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時,有時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數位數,只要根據需要求出積的近似數就可以了。

(3)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覺細胞為2.205億個為例,說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積的近似數,同時說明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保留的小數位數。

教學建議:

(1)復習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求出“0.049×45=2.205”后,著重說明當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時,有時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數位數,只要根據需要求出積的近似數就可以了。然后讓學生按照需要獨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數。

連乘、乘加、乘減

例7

  編排意圖:

(1)有關小數連乘、乘加的數量關系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多,但有的數量關系比較復雜,教材選取用正方形地磚鋪地板,引出連乘、乘加,便于學生理解和列式。

(2)通過解決“100塊磚夠嗎?”引出連乘。通過解決“110塊磚夠嗎?”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

教學建議:

(1)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解答過程,嘗試解釋解答的結果。

(2)由于運算順序是一種規定,不必講太多的理由,所以當整數四則運算擴充到小數后,可直接告訴學生、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與整數計算的相同。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乘法運算定律的推廣及例8

編寫意圖:

(1)結合具體算式說明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2)分兩個層次編排:① 給出三組算式,讓學生觀察、計算,找出每組中兩個算式的關系。② 用歸納的方法類推出“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適用。” 

(3)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建議:

(1)在復習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2)加強對乘法分配律應用的教學。

五、教學建議:

1.重點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

由于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學時應緊緊抓住這種聯系,幫助學生將未知轉化為已知。

2.指導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提高簡單的推理能力。

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到困難的不是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對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學時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對計算的過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釋。

3.注意引導學生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的規律。

讓學生學會探求模式、發現規律是數與代數領域學習的重要目標。在組織學生自主小結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同時,應注意引導他們去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的規律。教學時,應重視練習一中第4題、第10題的練習,以此為載體,培養學生養成探索隱含在數字、算式后面的規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