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第四單元體積與容積 導學案(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6-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 體積與容積

課型 學案導學課 年 級 五年級 教 師 王鳳麗

學習內容  

標 了解體積和容積,進一步能夠有效區分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初步學會比較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大小的方法。

    能夠根據生活中的常識和已有的經驗,探究并掌握求不規則物體的體 積的能力,具有解決物體體積和容積問題的正確方法和思路。

重點

難點 進一步能夠有效區分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初步學會比較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大小的方法。

程 學   案 導 案

試 讓學生能夠觀察教室的物體,哪些物體比較大?哪些物體比較小?哪些容器放東西多?哪些容器放東西少?

布置課前預習。

 

 

 

程 學   案 導 案

學 1、感受和測量物體的體積。  

教師出示土豆和紅薯讓學生比較一下哪個大一些?

學生觀察后紛紛回答。

教師提問學生你有什么樣的方法能夠測出土豆和紅薯的體積?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惑 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教師和學生共同選出同學們設計的最佳方案。

讓學生分組分小組測一測土豆和紅薯的體積。

教師提問學生測量的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夠浸泡土豆和紅薯。

組內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2、比較物體的容積。

教師出示一個量杯和一個水槽,并問學生哪個裝水裝的多一些?

請你設計一個方案來證明自己的結論是正確的。

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提問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設計方案。

學生小組內演示自己的設計方案。

3、感受物體的體積和容積的聯系和區別。

教師提問學生這兩個方案的聯系和區別,讓學生能夠進一步體驗體積和容積的聯系和區別。

1、先獨立答題

2、組內交流

3、師生交流

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我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體積單位  

課題 體積單位

課型 學案導學課 年 級 五年級 教 師 王鳳麗

學習內容  體積單位

標 知識目標:

了解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標:

能夠根據生活中的常識和已有的經驗,建立體積單位的實際的能力,具有解決物體體積和容積問題的正確方法和思路。

重點

難點 進一步能夠有效的建立體積的空間觀念;初步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

程 學   案 導 案

試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學生紛紛回答,教師對回答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那么體積單位是什么呢? 布置課前預習。

 

 

 

程 學   案 導 案

學 、教師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教具學生觀察后讓學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體的大小。

教師提問學生你有什么樣的方法記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說出: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厘米3,記作1cm3。讓學生說出周圍大約是1厘米3的物體

說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記作1dm3,讓學生說出周圍大約是1分米3的物體

棱長為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米3,記作1m3。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惑 (1)用橡皮泥切出一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2)用硬紙板做一個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

(3)用米尺在墻角出搭出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

3、說一說:那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體積單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實際意義。

教學體積與容積的關系,講明,從里面兩量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盒子的容積是1dm3,可以容納1升的溶液。

1升=1分米3         1L = 1 dm3

1毫升=1厘米3       1ML =1 cm3

組內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在進行交流,特別是讀法的交流。

第2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的體積,增強學生對體積、容積單位實際意義的理解。

第3題:利用升、毫升之間的換算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先統一單位,然后再進行計算。

四、課堂小結: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1、先獨立答題

2、組內交流

3、師生交流

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我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長方體的體積

                           (實驗探究課)

學習流程圖:

 

學案:

學習任務:

1、 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計算方法

2、 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學習難點:

怎樣把求小正方體的個數的計算方法轉化成長方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

學習內容:

1、 觀察課本63頁“想一想”中的圖(上下為一組),想一想,長方體的體積可能與什么有關?分別用三句話概括這三組圖說明了什么?(課前預習)

2、 課本63頁中“做一做”  (小組完成)

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的得出小正方體的個數?

小組合作完成: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動手做實驗          觀察記錄         解釋討論        得出結論          表達陳述     

   

3、 匯總、補充、完善長方體的計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字母來表示體積公式。(全班交流)

4、 獨立練習,完成課本64頁試一試1題、2題。

本節課知識點:(應知應會,老師把握)

1、 長、寬相等的時候,越高,體積越大。

2、 長、高相等的時候,越寬,體積越大。

3、 寬、高相等的時候,約長,體積越大。

4、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5、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 aaa=a3

教  案

課堂中展示交流過程:(三個模塊)

1、心中有數,帶著問題進課堂!

整理回顧自己的預習作業,記住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準備在交流展示環節提問(1分鐘)

2、展示自我,交流匯報同進步!

○1小組內交流預習中的收獲和疑問。

○2展示組展示匯報預習學習情況,別的小組補充完善,提出疑問,由展示組優先解惑,有問題其他組補充,最后由組長作總結發言。

3、 練習運用,獨立完成我能行!

獨立完成課本第4頁練一練的1、2、3題,老師巡視,發現問題全班展示、點評。完成后按照1號檢查6號、2號檢查5號,3號檢查4號的順序進行組內批改及幫助,各組長督促檢查完成情況。(6分鐘)

備注:

○1舉手組員多的組優先發言。

○2發言時各組盡量觀點不同,相同觀點的可以補充別組不完善的地方。

○3若哪一組所有觀點均與別組全部相同,則不用發言。

○4別組發言時,提倡提出有質疑的問題(有價值的問題),若對方無法解釋或者解釋不清,提出質疑的小組加雙倍的分。

○5提倡有創意的想法。

○6只要發言的小組均加分,有創意想法的加雙倍的分數。

體積單位的換算

課題 體積單位的換算

課型 學案導學課 年 級 五年級 教 師 王鳳麗

學習內容  體積單位的換算

標 知識目標:

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中,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

難點 觀察、操作中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程 學   案 導 案

試 1、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擺出正方體。

1排擺10個,每層正好擺10排,也就是說,每層可以擺100個。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擺10層。即1分米3 = 1000厘米3,1升 = 1000毫升。

布置課前預習。

 

 

 

程 學   案 導 案

學 用以上方式教學立方米與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即體積為1米3的正方體,它的棱長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長為10分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 dm3。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惑 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長度、面積、體積單位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單位 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

長度 米、(   )、厘米 10

面積 米2、(   )、厘米2  

體積 米3、(   )厘米3  

組內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1)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選幾道讓學生說說思考的方法與過程。

(2)可以讓學生通過計算來分析、比較從而解決問題。

通過計算第三種包裝比較合算。如果學生有其他的比較方式,只要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3)先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對電視機包裝箱上“60×50×40”這個數據信息進行解釋,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計算。體積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

(4)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想的,實際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體積。50×20×1.5=1500(立方米) 1、先獨立答題

2、組內交流

3、師生交流

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我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有趣的測量  

課題 有趣的測量

課型 學案導學課 年 級 五年級 教 師 王鳳麗

學習內容  有趣的測量

標 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活動情境,經歷測量石頭的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中,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

難點 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程 學   案 導 案

試 為了引導學生探索與體會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先制定測量方案,再實際測量。

布置課前預習。

 

 

 

程 學   案 導 案

學 方案一:找一個長方體形狀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頭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這時計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幾厘米,用“底面積×高”計算出升高的體積。也可以分別計算放入石頭前的體積與放入石頭之后的總體積之差。

方案二:將石頭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并將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讀出的水的體積,就是石頭的體積。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惑 這兩種方案實際上都是把不規則的石頭的體積轉化成了可測量計算的水的體積。讓學生說出“石塊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石塊的體積” 組內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1、試一試第1題:讓學生運用在探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體積等于蘋果的體積”,然后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2×1.5×0.2=0.6(立方分米)

2、第2題:本題引導學生開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一粒黃豆比較,先測量100粒黃豆的體積,再計算出一粒黃豆的體積。

1、先獨立答題

2、組內交流

3、師生交流

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我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