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德小學 龍啟梅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是以第一單元為基礎,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進行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90%以上的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乘法口訣進行口算,基本掌握了表內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學生具有一定的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探索的過程,基本達到獨立完成探究簡單問題的水平。
由于學生從二年級開始,非常熟悉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安排做了相應的調整。將第五冊的第一、四、六單元乘除法部分的知識做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逐步養成驗算 的習慣。
3、能結合具體情境和計算過程,發展估算意識和能力。
4、理解連除、乘除混合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5、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6、經歷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等活動,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三年級上冊已經學習相關內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及其運用
2、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及其應用
3、 混合運算(需要具體說明嗎?)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2、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驗算
4、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后續學習的相關內容:
四年級上冊
1、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及其應用
2、混合運算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在問題情景中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五、單元評價要點
1、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2、能正確運用估算,進行正確試商。
3、能用乘法驗算除法,養成驗算的習慣。
4、理解連除、乘除混合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用。
5、結合具體情景,提出問題并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六、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原計劃課時數: 10節,實際課時為14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計劃
課時 實際課時 備注
一、分桃子
P56練習
1、 在分桃子的具體情境中,初步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計算方法。
2、 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 3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一個專項練習的課題,對除法豎式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淘氣的猴子
練習七的部分練習 1、 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意義。
2、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3、 掌握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4、 能經歷與他人交流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2 2 課時沒有變化
送溫暖
P62~63練習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和驗算。
2、逐步掌握估計商是幾位數的試商的方法,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
3、培養學生估算的習慣,鼓勵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進行驗算,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
1 2 增加1練習課時
買新書
P64~65練習 1、 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2、能靈活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理清算理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在問題情景匯總探索、交流、推理等活動,激發探索數學世界的熱情。 1 3 改變教學內容,增加應用題專題練習1課時,混合運算1課時。
練習八 1、熟練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包括被除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
2、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2 2 無增減課時
單元測試
1 1
測試情況
反饋 1 1
合 計 10 14 增加4課時
(一)教學反思與回顧:
一、《分桃子》
1、《分桃子》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是學習除法的豎式計算,它不象乘法豎式那么可以從加法中類比得來,學生也容易在此出現錯誤。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首先就要鼓勵學生自己探索豎式的寫法。我在課前布置了一個與例題相類似的情景,讓學生在老師沒有講解前自己探索豎式的寫法,允許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學生在本冊教材之前已經接觸了除法豎式,他們是有認知基礎的,學生能夠自己探索出豎式的法。雖然學生的方法有可能是錯誤的,但是教師至少是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間,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的能力。
2、借助實際情境、實物操作、口算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豎式寫法的道理。例如,P54每只猴子分多少個?的問題中,引導學生觀察現實分東西的過程:4筐里每人2筐(每筐10個),另有8個每人4個。學生在形象觀察的同時,可以運用口算得出結果,口算的方法實際上與豎式是一致的。將實際操作、口算與豎式加以比較,學生會容易體會到豎式每一步書寫和計算的合理性,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豎式的理解。
3、 學生在第一課時的學習后,在作業中存在以下問題:
錯誤一:
錯誤二:
為此,我在這個內容之后增加了一節除法豎式的練習課。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收集作業中存在的錯題,以4人小組的形式分析每種錯題的出錯原因并且提出改正意見,說清每一步的計算過程和原理。只有充分的暴露錯誤才能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在對比分析中學習的效果是更明顯的。在當天的作業中出現這種錯誤的學生明顯減少了。有時,學生還會出現與常規不一樣的“寫法”,如果讓他們放棄自己認為合理的寫法,而學習大家已經共認的寫法,需要老師花一點心思和時間。但強迫他們放棄自己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在后續的練習與復習中提供適當的情境使他們認識到豎式寫法的優越性。
4、 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估算、乘法驗算等辦法檢驗結果的合理性。(教材在《送溫暖》部分才介紹用乘法驗算除法,這里可以提前介紹給學生。)
5、 P56的2、3、4三道題目,學生獨立完成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在布置學生完成前做適當的引導。這三道練習題我原來是布置讓學生在家里完成的,但是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就有家長反饋這三到題目太難。臨時決定將這三到道題作為一節練習課的內容進行講解。
第2題計算需要黃氣球和藍氣球的數目。
本道題的目的不僅僅是計算,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探索幾種顏色氣球排列的規律,同時用適當的形式表示這一規律,這是課程標準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參介紹的方法一:引導學生發現各色氣球的排列順序是:1藍、2黃、4紅后,就能得到買黃氣球的數量是:48÷2=24(只),買藍氣球的數量是:48÷4=12(只)。
學生的方法二:將教材通提供題圖的14個氣球看成一份,一份里面有8個紅氣球,需要購買的48個紅氣球里就有六個這樣的一份,就能得到買黃氣球的個數量是4×6=24(只),買藍氣球的數量是2×6=12(只)。
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實際上72元能夠買多少瓶?”
第4題
課前檢查時,大部分的學生能根據題目理解得到式子:98÷5=19……3。于是我利用這道題目,做了一個知識的拓展。首先讓學生利用5的乘法口訣填空: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5×10=( )
再讓學生觀察每個積的個位上的數有什么特點?學生在指向性很教強的引導下能夠得出結論,進而引出一個數能夠被5整除的特征。教師要適當的利用教材中的題目,在學生能夠接受的情況下給以可發展的空間。
二、《淘氣的猴子》
1、這部分的內容按原來的計劃用了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重點解決在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意義以及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在第四單元 “0乘以任何數都得0”的教學中,我已經將有關于0的除法問題進行了滲透。因此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理清豎式每一步書寫和計算的合理性上。但在作業中,學生仍然出現了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不夠除的時候,不會用0來占位的現象,商直接將中間的0省略不寫(約有7個學生)。
2、練習七P60.9,
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過渡到數量關系“單價× 數量=總價,總價 ÷單價=數量,總價 ÷數量=單價”的學習。
三、《送溫暖》部分安排了2課時,比原計劃增加一個課時。
1、本節主要內容是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的最高位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結合“送溫暖”的問題情景,可以引導學生先估一估大約能夠分到多少本書?再組織學生交流怎樣求出準確商。將教材中的練習題分成3類(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大于除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等于除數及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小于除數),先讓學生計算出正確答案后,再引導學生觀察總結規律: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大于或等于除數,商是三位數;否則商是兩位數。
2、在練習P624、5兩到題目強調了估算在實際中的運用。注意加強學生對估算的認識,發展估算意識。
四、《買新書》
1、《買新書》的教學中,增加了一節應用題練習課和混合運算的專題練習課,比原計劃增加2課時。
2、允許學生分步列式,并引導學生寫小標題,寫出每一步表示求什么。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角度的不同,計算方法多樣化是必然的。借助寫小標題,既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幫助學生優選方法,提升選擇方法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
3、P64第2題,理解“來回”的意思。
4、P65第3題的連一連,需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避免學生理解錯誤將題目當成普通的計算題完成。
5、第4題
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同樣引用了“3的乘法口訣”以及整除的概念引導學生,并借機小結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大部分學生能接受)。同時引入用英文字母X來表示不知道的這個數:X × 3=( ? )。
(二)教學建議及存在問題
1、 合理的整合教材,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的整合教學內容。
2、 將整個單元的練習進行整理分類,安排專題性的練習課,合理安排練習時間,讓學生的學習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容易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3、 要求學生堅持做課堂筆記,幫助學生逐步養成整理知識點、抓住重點,掌握學習的方法。
4、 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難點是掌握用豎式正確的計算,乘法口訣及口算的準確率就成為正確筆算的保證。建議可以將書本上的口算題讓學生制作成口算卡片,每天堅持做1分鐘口算練習。抓好了計算,至少能夠保證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計算題上拿到相應的分數,基本上能保證及格率。
5、 教學中存在學生經常抄錯數字的確問題,經過我反思和專門輔導教育,還是有部分學生沒辦法糾正。希望各位同行能提供幫助!
總結語:如果教師在上課前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備課,考慮周到點、細致點,學生肯定能夠學有所成。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淺薄的看法,希望各位有經驗的老師能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