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 新 房
一、 教學內容: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課本第26頁的例題、試一試及相應的練習)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時主要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小學一、二年級一直有計算的內容,這部分是對計算的進一步延伸和提高,而三年級的上冊所學的是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主要是一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冊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這部分內容,是對原來的乘法的質的突破,也是對后面進一步學習乘法打下最基礎的基礎。所以這部分的內容非常重要,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沒有進位)的豎式以及十位部分怎樣寫。
三、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辦學條件優越,教學設施一流,教室全部配備了多媒體,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提供了硬件保障。
學生在第五冊已學習過兩位數乘一位數乘法,本單元第一課時已學習“找規律”(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學生已經具備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能力。估計在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方法上,學生可能有難度,這是需要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住新房”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能熟練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教學重難點: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看圖編題: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座美麗、壯觀的高樓大廈。
二、探究新知
1、請同學們根據圖中所提供的數學信息編一道數學應用題。
根據所編問題獨立列式:14×12=
2、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探計和交流如何解決問題。
1)先嘗試通過估算結果解決問題。
A、分組討論不同的計算過程。
(引導學生關注估算過程及其特點,讓學生質疑,發表意見。)
B、師:根據以上估算的結果,能判斷“這棟樓能住150戶”嗎?
(引導學生討論,體會解決這個問題光靠估算是不行的,須計算。)
2)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①先讓學生獨立探索
(教師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索計算方法,教師巡視課堂進行個別輔導。)
②小組交流
可以是同桌兩人交流,也可以前后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③匯報結果
小組派代表匯報小組交流結果。通過匯報得出全班基本上出現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14×10=140………………10層住幾戶
14×2=28…………………2層住幾戶
140+28=168…………… 12層一共住幾戶
第二種方法:12×14
=12×2×7
=24×7
=168
第三種方法:12×10=120
12×4=48
120+48=168
第四種方法: 1 4
× 1 2
2 8
1 4
1 6 8
把這幾種計算方法都展示出來,然后要求:
1) 進行比較,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2) 哪些是你沒有想到的,你能理解嗎?
3) 比較,說說區別與聯系。
主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教師加以歸納與指導。
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用豎式進行計算,必須讓學生理解算式中的每一層含義。
通過提問,回答,教師板書:
1 4
× 1 2
2 8………………14×2
1 4 ………………14×10
1 6 8………………28+140
最后,強調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計算的格式,并再次強調理解對應位值要對齊的道理。
三、習題鞏固
1、課本26頁:試一試
2、課本27頁:練一練
在交流時讓學生說出算理
四、綜合應用
陳老師班上有42名同學,她為同學們購置書包和文具盒。一個書包24元,一個文具盒11元。買書包和文具盒各花多少錢?一共花了多少錢?
五、課堂小結
你在這節課中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