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課本P10---P11
教學目標:
1. 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體會數學能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價值。
3. 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今天,我們要到一座美麗的森林去旅游,請同學們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出發。
二、 玩中學。
1. 森林食品店。
(1) 同桌之間進行游戲,一人扮顧客,承擔提出購物問題的任務,另一人扮服務員,承擔解決問題的任務。
(2) 明確游戲規則。
(3) 根據游戲規則,同桌之間開始游戲。
學生可以先解決“我要買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和“30元能買哪些商品?”這兩個問題加以解決。教師在游戲中起到裁判員的作用。
2. 紀念品商店。
同桌互換角色繼續進行游戲。游戲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對方的發言,獨立思考,敢于質疑。
三、 學中做。
1. 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2. 學生走進生活尋找小數,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對“生活中的小數”的獨特的發現。
四、 做中得。
1. 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費、電費的開支情況,并記錄下來。
2. 記錄后對數據進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與同伴說一說,可以用數學日記記下自己的感受及節省開支的建議。
3. 數學活動,從5元、2元、1元、1元、5角、2角、2角、2角、1角的人民幣里拿出7.6元,有幾種拿法?
五、 總結。
對稱、平移、旋轉
單元目標
1、 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
2、會舉例說明生活中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能力目標
1、會識別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能夠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能夠體會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變換在設計中的作用。
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結合圖案的欣賞與設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變換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培養對圖形的知覺能力和審美情趣。
單元重點
1、 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 感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單元難點
1、 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 能準確地在方格紙上畫出符合要求的圖形。
教具準備
方格紙、欣賞圖案。
課時安排 共9課時。
對稱圖形-----------------------------3課時;
鏡子中的數學-------------------------1課時;
平移和旋轉---------------------------2課時;
欣賞與設計---------------------------2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對稱圖形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內容及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結合欣賞民間藝術的剪紙圖案,以及服飾、工藝品與建筑等圖案,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
2、通過折紙、剪紙、畫圖、圖形分類等操作活動,體會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使學生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4、滲透圖形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1、 判斷對稱圖形,按要求畫出對稱軸。
2、 能正確找出全部的對稱軸。
教學準備
1.教具:投影片、圖片、剪刀、彩紙。
2.學具:蝴蝶幾何圖片、彩筆、剪刀和三張手工紙。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出示一些對稱圖形,引導學生觀察:
你們看這些圖形好看嗎?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你能舉出一些特點和上圖一樣的物體圖形嗎?
從哪兒可以分為左邊和右邊?請同學到前邊來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圖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 還有別的辦法嗎?
用手中蝴蝶圖形動手試一試,互相討論。(對折,圖形左右兩邊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個圖形,使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可以討論,看一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剪的。(把紙對折起來,再剪。)
二、學習新課
1.對稱圖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圖形為例,貼在黑板上。
問:你們剪出的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
師:像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畫在圖上)。
問:現在誰能準確說出什么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你剛才剪的圖形叫做什么圖形?為什么?
畫出自己剪的圖形的對稱軸。注意對稱軸是一條直線,兩端可以無限的延長。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電腦出示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為什么?指出對稱軸。
生:蝴蝶、臉譜、天安門等是對稱圖形;ú紙D不是對稱圖形,無論怎樣折,兩側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沒有對稱軸。
2、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對稱圖形?請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投影出示,折一折,說明是否是對稱圖形,并數一數一共有幾條對稱軸?
生邊回答老師邊填在投影片上,試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二)拓展練習: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與數字、漢字和字母打交道,你們知道嗎?在這些字母中有許多也是對稱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學號是多少?這個數字是對稱的嗎?
2、你的名字中的哪個漢字是對稱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個字母是對稱的?
4、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對稱?
四、全課總結
對稱圖形練習課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頁“試一試” 第1至4題。對稱圖形練習一。
教學目標
1、加深對對稱圖形的認識,學會獨立判斷對稱圖形。
2、了解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根據特點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部分。
教學重點
1、學會獨立判斷對稱圖形。
2、能根據特點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部分。
教學難點
能按照圖上給出的對稱軸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部分。
教具準備
釘子板、方格紙、手工紙。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
什么是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你能舉例說明嗎?
生活中還有哪些是對稱圖形?
二、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書第14頁“試一試” 第1至4題。
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圖中除了帆船與樹葉不是對稱圖形。其余都是對稱圖形。
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
第3題:
學生先獨立嘗試畫一畫,說一說怎樣畫對稱圖形。
根據經驗,畫對稱圖形要沿著對稱軸畫。
第4題:
學生獨立創作,剪一個自己喜歡的對稱圖形。
全班進行展覽。
2.認識對稱圖形的性質。
(1)結合第1至4題實例思考:對稱圖形在沿著對稱軸折疊時,為什么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投影對稱圖形,邊觀察邊思考邊討論。
(2)測量并歸納性質。
打開書第14頁第3題,看另一半的部分對稱圖形,用尺子量一量圖中的A,B,C,D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分別是多少厘米?
認真觀察,結果填在書上,你發現什么?
三、拓展練習
1、提問:根據觀察結果,你們能總結出對稱圖形在什么性質嗎?
板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驗證性質:量一量第1題中五角星對稱軸兩側對應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同桌指著圖形說出誰和誰是相對的點,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多少。反過來,如果圖形兩側相對應的兩點到圖形中線距離都相等,那么這個圖形就是對稱圖形,中線就是對稱軸
2、你能否應用對稱圖特點,剪出美麗的窗花或五角星等。
四、全課總結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什么樣的圖形叫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對稱圖形具有什么性質?
3、為什么有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都是對稱圖形?
五、布置作業
1、在你周圍的物體上找出三個對稱圖形。
2、讓學生把一張紙對折,用筆畫出圖形一半,然后剪出來,打開看一看是什么圖形。
對稱圖形練習課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15至16頁“練一練” 第1至5題。對稱圖形練習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和認識對稱圖形。
2 、能畫出所給圖形的對稱圖形,繼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3、根據鏡面對稱的特性,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按要求繪制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1、畫出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方格紙、點子圖、積木和各種樹葉。
練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兩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一種奇特的圖形--對稱圖形,它在我們的周圍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動植物中有對稱特性,就連我們自己身上也有對稱現象,不信我們就一同去找一找。
二、鞏固練習
(一)教材第15頁“練一練” 第1至5題。
1、第1題。
先讓學生找出哪些是對稱的字,在它下面畫上“一”。
再圍繞“怎么找”進行小組交流,互相檢查找得對不對,全不全。
根據找出的對稱的字思考它們在對稱方面有什么區別?
2、第2、3題:
畫出和擺出對稱圖形。第2題,在點子圖上畫出對稱圖形(至少三個)這兩題要關注學生的創意與想像力,并給予積極的引導和評價。
3、第4、5題:
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二)補充練習。下列那些字是對稱的?
美 林 來 田
( ) ( ) ( ) ( )
(三)數學游戲:
1、看一看找來的各種樹葉哪些是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對稱圖形?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辦法嗎?
2、自己設計一些對稱圖形,和你的同桌一起欣賞。
三、拓展練習
找一找哪些銀行的圖標是對稱圖形?電腦出圖。
找一找哪些國家的國旗是對稱圖形?電腦出圖。
四、全課總結
你都學過哪些有關對稱圖形的知識?
你用這些知識都解決過哪些問題?
五、布置作業
1、在點子圖上畫出對稱圖形,至少畫出2個。
2、在方格紙上設計你喜歡的圖形,比一比誰設計的很有創意。
六、板書設計
鏡子中的數學
教學內容
教材第17頁內容及課本第18頁 “練一練”題。鏡子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鏡子的反射的圖案有什么特點。
2、能夠根據鏡子的反射畫出對稱圖形。
3、使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培養并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能力。
4、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進而培養學生鉆研數學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一面小鏡子、美術字 “王”、收集一些照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事先準備一個小鏡子夾在一本書里,然后說: “老師的書里夾了幾張偉人的照片,誰想來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學不能夠說出來。”
問:你看到了什么?在鏡子中看到的是誰?你想到什么?
揭示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學習新課
1、引導談話:
鏡子能做什么?鏡子里的圖象和實際中的圖象有什么關系?鏡子中也有很多的數學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老師演示:把鏡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觀察到了什么?
放在一半的蝴蝶圖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
問:和原來的圖有什么不同?這是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2、從鏡子中看到的圖象是一個什么圖形?哪一條線是它的對稱軸呢?
3、是不是所有在鏡子中形成的圖象都是一個對稱圖形?觀察圖3,你發現了什么?
在鏡子中看到的數字和實際中的數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圖形也是對稱圖形。
4、運用這個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鏡子觀察物體時需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鏡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幫我們做什么?你能用鏡子做哪些事情?
在學生的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完成18頁第1題:
從鏡子中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正確地進行判斷:鏡子中的圖象和實際的圖象是相反的,并是對稱的。
1、 第2題:
把鏡子放在一個對稱圖形的適當的位置,使你仍然能看到圖的全部。
小組討論,把鏡子放在哪里合適?為什么?
實際上鏡子放在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上就可以了,想一想這是什么道理?
(二)拓展練習:
從鏡子里反射的時間有什么特點?
實踐操作:從鏡子中觀察一個鐘表的時刻:5時整。鏡子中的時刻是7時整。
再讓學生觀察一些這樣的時刻,引導學生注意發現其中的奧秘。
四、全課總結
本課你學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鏡子中蘊藏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收集一些對稱的圖形、圖案和照片,班里展覽。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