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2 教學計劃(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3-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十課時:練習七(P30)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2、養成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商中間和末尾0的定位。

教學建議:

本節課是練習課,我們可以按以下環節進行:

一、揭示課題

1、明確練習內容

2、提問:在除法筆算中,商的數位上什么時候要商0?

二、除法練習

1、練習七1、2兩題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商是幾位數,再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練習七第3題。先要求學生在課本上找一找每道題的計算對不對,不對的改正,然后指名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是怎樣改正的。教師還可以盡可能收集來自學生的一些錯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

3、練習七第4題:用除法解決問題。

第(1)小題可以獨立完成。第(2)小題四人小組一起一人提問題,其他三人列式計算。

第十一課時: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2)(P31-P33例7、練習八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商中間、末尾有零的除法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被除數十位上的數不夠除時怎么辦?

教學建議:

例7是教學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第2課時,在教學時可先出示上節課學習的題型如505÷5,804÷4等讓學生選擇一題進行筆算,再出示要解決的問題即例7(1),在學生列出算式832÷4之后,讓學生試算,教師可以巡視,發現不同的筆算過程就展示出來。讓學生去分析,哪種算法最好,為什么?可以和同桌交流。最后教師評價,并適時進行表揚鼓勵,在交流的過程中重點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數十位上的數3要落下來而804÷4時被除數十位上的數不用落下來。也可以在學習完之后來對832÷4和804÷4作個比較。

例7(2)教學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本步驟可以和(1)題一樣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在關鍵處可以設問:除到十位正好除盡,個位上不是0,但比除數小,怎么辦?讓學生通過四人小組討論得出: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被除數個位上的數就是余數。

第十二課時 :練習八(P33-P34練習八3-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鞏固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計算與解決問題融合一起,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難點:提高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第1題:可以先讓學生說出商是幾位數再計算。這樣說出商是幾位數后再計算,可以幫助我們不至于把商中間或末尾的0漏掉。

第2題:先判斷對錯,再訂正,最后全班反饋。在練習時特別要提醒學生商的定位。

第3、4題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再說說自己的思考方法。

第5題:口算。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掌握口算技能的實際情況適當補充相應的練習,練習的形式可以更豐富些,如看卡片視算、聽算、開小火車、奪紅旗等等。結合學生近階段學習除法的實際情況還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錯例,針對性地練習,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及計算速度。

第6、7、8題:要求學生審題仔細,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條件?先獨立思考問題,完成后可以在小組里討論。第7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它要求學生應用分析的方法將幾種不同的買票方案進行比較,得出合算的結果。學生的買票方案基本上是以下兩種:(1)將師生分為成人與學生兩組,分別進行購票。(2)是將師生合為一個團體,以團體名義購票。學生不難從以上兩種購票方案中找到合算的結果。但這題不能到此為止,應充分挖掘其智力因素?上驅W生發問:“在什么情況下師生分別購票是合算的?又在什么情況下以團體的方式購票合算?”這樣的問題能引發學生在更深的層面上思考,能激發那些對數學有特別愛好的學生的興趣。第8題將本單元的口算、筆算除法的內容融合在同一情境中,以統計圖的方式呈現。使學生不但練習了口算和筆算,而且學會解讀圖意,學會看不同的條形統計圖,體會統計圖形象、直觀的作用。

第十三課時:整理和復習(P35-P37、練習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口算、筆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

教學建議:

“復習和整理”通過解答三個具體問題,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了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形成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認識結構,掌握口算、估算、筆算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行解答第1、2、3題,然后反思以下問題:在解答以上問題的過程中,你使用了什么樣的計算方法?為什么選用這樣的方法計算?你用什么方法驗證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

練習九是這整單元的復習,在復習中我們應該盡量做到提優補差,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應該有所提高。

第1題綜合了筆算除法的幾個要點,學生通過判斷商的位數、估算近似值、筆算準確值等練習,進一步掌握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間、末尾有零的除法特點。

第2題是估算練習,答案不止一個。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示題意,將習題放在幾何圖形中,一方面加大了問題的空間和密度,另一方面使學生練習時不感到乏味。

第4題是四則運算練習,我們可采用競賽計時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一種激勵的氛圍中提高計算能力。

第5題提醒學生看清題意,注意帶小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

第6題練習時,要讓學生獨立讀懂題意,會從圖中找出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合理進行解答,待學生完成之后,讓學生自己對所列的式子作口頭解釋,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八、案例透視

“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P19-P21,例1、例2、練習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一位數除兩位數筆算方法,掌握書寫格式,理解用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特別是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

教學關鍵:讓學生理解算理。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你們知道植樹節嗎?是幾月幾日?

生:3月12日。

師:每年的植樹節,全國許多部門和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誰能說說植樹有什么好處?

生:……

(設計意圖:親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學生進入情境。)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人類的生存的確是離不開樹木。今年的植樹節,我們學校也組織了植樹活動。(出示主題圖)

師:這就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的情境,從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級、四年級兩個年級的同學在植樹。他們有的挖坑,有的澆水……

生2:我想問大家,誰能算出這兩個年級一共植樹多少棵?

生3:四年級比三年級多植樹多少棵?

生4:我想知道: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師:哦,老師把她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同學們先想一想,怎樣解決她為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板書: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算式該怎樣列?

生:求“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的算式是:52÷2。

師:42÷2=?它可不象上面的加減法那么簡單,也比我們前面學過的除法難一些。你會計算嗎?現在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來探討解決的方法。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基礎出發,放手讓學生主動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

二、小組合作,探究筆算方法

1、探索解決“42÷2”的方法。

(學生們有的在認真思索,有的在擺弄小棒,有的用筆計算。然后,各自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師巡視或加入小組中不時對他們的活動進行指導。)

2、師生交流過程。

師:經過獨立思考和小組的交流,我想,同學們都已經有了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法,現在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們小組形成的方法。

小組A:我們小組,用口算得出結果的。

師:請你們小組的同學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你們是怎樣口算的,好嗎?

生:我這樣想的:40÷2=20,2÷2=1,20+1=21。

師:真不錯。

小組B:我們小組用的是擺小棒的方法。

師:你來給大家演示一下你們擺的過程好嗎?

學生到講臺上,在展臺上為同學們演示。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兩份,再把剩余的2根分成了兩份,和原來的兩捆合在一起。

師:同學看清了嗎?老師再把他分的過程通過大屏幕演示一遍(課件演示分的過程,并重點對分的步驟做必要的說明)。

師:有用其他方法的嗎?比如說筆算的方法。

小組C:我們小組用的是筆算。

小組D:我們小組也用的是筆算。

讓學生把豎式板演在黑板上。在這里學生的豎式一般會出現兩種: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過分小棒,知道了結果;還有一些同學嘗試著用除法豎式來解決問題。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3、討論筆算過程。

師:同學們出現了這兩種列豎式的方法,比較一下,你喜歡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生:……

(讓學生說理由,有的會贊成第二種,認為第二種能很好的看出計算的過程。教過這部分內容的老師應該知道在這里肯定有許多學生贊成第一種,因為學生覺得這樣簡單4÷2=2,商2,二二得四,寫4。2÷2=1商1,一二得二,寫2,沒必要把2再落下來。)

在學生大部分贊成第一種情況下,師:你們都這樣認為,那就用你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一算“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52÷2。

生計算后反饋

                           

師:你們同意哪一種做法?各自說說理由

這時學生會指出第一種豎式里被除數十位上的“5”下面應該是“4”。根據學生指出的,師把 5改成4后問:十位上余下來的1怎么辦呢?同桌討論一下

生討論后回答:應該和第二種一樣,和個位上的2合起來是12,再除以2。

師指著第二種方法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的意思。

在這里學生能說下去最好,如果說的思路不清楚,說不下去時就可以分小棒,借助小棒幫助學生理順思路。

在明確正確列豎式后,師應指著第二個豎式被除數十位余下來的1問,這個1怎么來的?表示多少?指商個位上6,這個6怎么得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通過52÷2的計算,想一想,筆算除法的豎式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呢?看看老師是怎樣來列豎式計算42÷2、52÷2的。(有條件的可以電腦演示42÷2,52÷2)演算后讓學生明白,第2種方法可以讓大家清楚地看到演算過程。

師:誰愿意把老師的計算過程說給大家聽聽?

(設計意圖:教過這一部分內容的老師應該都有體會,第一種方法是學生作業中常見的“錯誤”我們一般只會怪學生上課沒有專心聽講,補救的辦法就是給學生再講一遍演算過程,或者讓學生打開課本看一看,結果像這樣的“錯誤”還是不能杜絕,這時老師只好用題海戰術法寶,讓學生反復練習;谝陨系恼J識,所以本節課學生在出現兩種列豎式方法時,而且大多數學生認為第一種方法更簡潔時,我們不能很武斷地去讓學生接受第二種方法,對于42÷2這一題來說,我們確實沒有什么充分理由來證明課本上的方法是最佳方法,因而就出示了52÷2,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計算。這樣把學生置身于新的問題情境之中,在“認知沖突”中,初步感悟到第一種方法的局限性和第二種方法的通用性。)

4、比較52÷2和42÷2的計算方法上的異同。

師:52÷2和42÷2的豎式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3:42÷2,十位上的4正好分完了,52÷2,十位上的數沒分完。

師:你是不是說,42÷2商2后,十位上沒有余數,而52÷2商2后,十位上還有余數?

生3:是。

師:那么,我們在用豎式計算的時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還有余數,如果還有余數,就要把這個余數和個位上的數合在一起,再繼續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突出“被除數十位上有余數”的情況,使學生初步形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

三、實踐與應用

1、做一做第 1題,學生完成后反饋。師提問:在做這些題的過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改錯練習

3、設計活動(練習四第3題)

師:你看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在解決書上的問題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圖案,并計算出所設計的圖案,用這花來擺,可以擺幾組?

4、延伸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1)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P28-P29例5、例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確地筆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2、使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3、掌握簡便寫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在除的過程中要商0的情況即: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是0且前面沒有余數時要在商這一位上寫0。

教學難點: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2、正確地掌握簡便寫法的書寫格式。

課前思考:《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這一課時教材先通過創設“豬八戒吃西瓜”的情境為素材教學例5,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接著運用此規律教學例6,也就是學習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我通過閱讀教材之后,認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學這一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學會計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間為什么要寫0”這一點學生根本不知道,很有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師所講述的分東西的例子模仿著進行計算,更不用說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數學的活動中了。其實從學生的知識水平看,他們已經學會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筆算除法,并會進行除法的驗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看,他們對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規律應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理解得不夠深入。所以在 教學時我適當的改變教學順序。先教學例6,例5在教學例6的過程中進行學習。 

 教學環節: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用4、0、8三個數字能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數,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最快?

生:408、480、804、840

師:把這些數分別除以4,你會計算嗎?先試一試408÷4。

(設計意圖:本單元所教學的計算基本上都是以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出發,使學生領悟到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本課時教材中也是如此。我個人認為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對用除法解決問題,那種用數學的意識比較濃厚了,教學時采用書本上的生活情境即兩個學生家的用電量為素材還不如用4、0、8三個數組數比賽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設疑激趣,自主探索

1、學生嘗試計算

師:如果在計算408÷4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四人小組討論。

生完成后匯報?赡苡幸韵聨追N情況。

師:觀察各種做法,你認為哪種對,小組展開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

在學生發表各自看法后,找出問題的關鍵在于“0÷4”商幾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現問題,制造認知沖突,更能激起學生探究欲望)

2、學習0÷4=?

師:0÷4的商是幾?你是怎樣想的?誰能舉例說明?

生1:0÷4=0,因為0×4=0,所以0÷4=0

生2:等于0,因為把0個東西平均分給4個人,什么都分不到。

師:你們真會動腦子,說到這兒老師想到了一個故事(講述課本28頁“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后,現在你能算出0÷3=?0÷8=?0÷376=?為什么?從這些算式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0除以幾都得0

生: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應該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

(關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在教學時應把握兩點:一是不能含糊,除數必須是不為0的數,二是暫不去研究為什么。如果學生一定要問這里我們可以從除法意義入手,如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人,每人幾個?平均分給1人,每人幾個?分給0個人有沒有意思?(沒意思)所以除數是0沒意義的,因此我們這里的結論應該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設計意圖:將探究有關0的除法的規律放在例題中進行,不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把這個機會留給學生,給學生提供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索,自我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回顧與反思

師: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后,現在你能解決剛才408÷4了嗎?請你們再次帶著這個規律計算。學生重新計算408÷4,這時可能出現:

組織學生討論①種方法。

師:你認為①對嗎?為什么?同桌討論一下。這里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商中間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最后作出總結:0÷4=0,這個0應該寫在商的十位上,0起占位作用,不能不寫。

師:②和③你贊成哪種?

通過討論得出,第③種第二步0÷4可以省略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自己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4、教學480÷4?

師:480÷4你能列豎式計算嗎?

生嘗試列式后展示成果

再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能簡便盡量簡便。

5、總結:通過計算408÷4=?480÷4=?你學會了什么?

通過例題教學,要讓學生明白在除法豎式中,遇到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是0(前面沒有余數)時,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商的這一位上寫0,這個0在商中起占位作用,不能不寫。

三、鞏固練習

1、804÷4            840÷4

學生練習后提問:804÷4=201,商中間的0可不可以不用寫,為什么?840÷4=210,商末尾的0不寫可以嗎?為什么?

2、P29做一做

讓學生板演,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并糾正。

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