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周次 日期 內容 課時 備
注
一 2/17-2/18 寒假作業(1)機動(1) 2
二 2/21-2/25 P1-P8 4
三 2/28-3/4 P9-P14 機動(1) 5
四 3/7-3/11 P15-P21 4
五 3/14-3/18 P22-P23 單元測驗(1) P24-P26機動(1) 5
六 3/21-3/25 P27-P34 4
七 3/28-4/1 P35-P39 機動(1) 5
八 4/7-4/8 P40 單元測驗(1) 2 清明節放假
九 4/11-4/15 P41-P49 機動(1) 5
十 4/18-4/22 P50-P61 4
十一 4/25-4/29 P62-P63 單元測驗(1) P64-P67 機動(1) 5
十二 5/4-5/6 P68-P73 新課標第一網
4
十三 5/9-5/13 P74-P83 機動(1) 3 勞動節放假
十四 5/16-5/20 P84-P89 4
十五 5/23-5/27 P90-P91 單元測驗(1) P92-P96 機動(1) 5
十六 5/30-6/3 P96-P103 機動(1) 4 端午節放假
十七 6/7-6/10 P104-P108 機動(1) 5
十八 6/13-6/17 P109-P114 4
十九 6/20-6/24 總復習 期末考試
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一 除法 10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并能熟練地進行口算。
2、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3、 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驗算的重要意義,掌握驗算的方法,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4、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估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包括整百數或幾百幾十除以一位的口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用兩步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建議:
1、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計算知識的學習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2、 結合具體情境引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 重視發展學生估算的策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主課題
滲透 1、 培養學生嚴謹、周密的科學態度。
2、 培養學生較好地處理信息的能力,積累技能,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
實踐活動安排 《小小商店》
通過讓學生在實踐買賣玩具中鞏固算法,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二 年、月、日 3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年歷,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的天數。
2、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 本單元教學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建議:
1、 為學生主動探索提供必要的素材。
2、 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
3、 注意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主課題
滲透 讓學生了解季節的變換與氣溫的變化密切相關,豐富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新課標第一網
實踐活動安排 《生日快樂》
1、 猜幾個小朋友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
2、 小組活動:從猜猜各人的生日到統計每個月出生的人數,算出每個季度出生的人數等。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____三______學科_____數學_____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三 平移和旋轉 2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
2、 通過聯系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3、 通過設計圖案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體驗幾何圖形的美。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 本單元的內容為認識簡單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2、 教材通過生活中豐富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
3、 教材選擇的素材貼近生活實際,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體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 讓學生通過說一說、畫一畫以及設計圖案等活動來進一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主課題滲透 讓學生會表達“平移”和“旋轉”等英語單詞
實踐活動安排 美麗的花邊www.xkb1.com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____三______學科___數學_______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四 乘法 9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方法的過程,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各位都不進位)以及整十數乘整十數,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會簡單的估算。
2、 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應用有關運算解決實際問題,能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或者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
3、 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4、 本單元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
5、 提供現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從中發現和提出新的計算問題,產生學習新的計算方法的現實需求。
6、 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經有的知識經驗,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倡導算法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7、 合理安排口算、筆算和估算,讓不同計算方式相互支持,為學生自主地探索計算方法提供機會和保障。
8、 注意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發現計算規律,產生新的體驗,提高計算能力。
主課題滲透 讓學生會用英語表達數學乘法算式
實踐活動安排 游公園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____三______學科_____數學_____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五 觀察物體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關系的認識,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本單元學習觀察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2、讓學生同時觀察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不同形狀的物體,通過觀察和比較、進一步積累觀察經驗,深化對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展 空間觀念。
3、不僅重視組織觀察活動,而且重視組織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進行拼擺的活動,并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認識,發揮各自的想象力 ,探索不同的拼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
主課題滲透 讓學生會表達“正面”和“上面”“側面”等英語單詞
實踐活動安排 觀察校園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六 千米和噸 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 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使學生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學會查找資料,學好與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 1、 本單元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認識千米,認識噸。
2、 加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知識。
3、 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注意拓展學生的視野。
主課題
滲透 介紹長度等一些量的產生以及各種測量工具改革和發展的歷史,初步體會社會發展對數學的影響。
實踐活動安排 了解千米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七 軸對稱圖形 2
教學目標 1、 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 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軸對稱圖形。
3、 使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 1、 結合實例,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2、 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3、 設計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4、 結合觀察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欣賞有關圖案、圖片的對稱美,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主課題
滲透 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實踐活動安排 奇妙的剪紙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八 認識分數 6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簡單的分數描述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能通過實際操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比較熟練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 使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的知識,通過操作,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解決這類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3、 使學生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積極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獲得與人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經歷,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 1、 本單元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把由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這個整體里的一份或幾份。二是應用對分數的理解,解決求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是多少個物體的實際問題。
2、 有層次地安排教學內容,以便學生認識和理解分數。
3、 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逐步認識和理解分數的意義。
4、 讓學生在直觀操作中逐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5、 讓學生通過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主課題
滲透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分數的意義及其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
實踐活動安排 分水果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第九
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9課時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義和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 使學生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能利用已有的對面積、面積單位以及面積計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選擇不同策略,比較、計算或估計一些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面積。
3、 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鍛煉數學思考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學內容:面積的含義、面積單位、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還安排了實踐活動《我們的試驗田》。
教材編排有以下特點:
1、 注意運用實例引出概念和幫助學生建立概念。
2、 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
3、重視為學生提供運用不同策略解決問題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發展數學思考。
4、注意通過比較,幫助學生把握面積與周長的聯系與區別。
主課題滲透 1、 使學生能掌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積單位的英語單詞。
2、 能用英語來表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實踐活動安排 我們的試驗田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第十
單元 統計 4課時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 學生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 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本單元教材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還安排了實踐活動《運動與身體變化》。
教材編排有以下特點:
1、 把已學的統計知識和認識平均數結合起來。
2、 實際問題的解決中認識平均數。
3、讓學生從多種角度描述數據,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設計實際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在完整的統計活動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求平均數的價值,鞏固求平均數的方法,鍛煉實踐能力。
主課題滲透 1、 使學生能掌握平均數這個概念的英語單詞。
2、 能用簡單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實踐活動安排 運動與身體變化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年級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11 認識小數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在通過探索,掌握一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 1、突出小數與生活,小數與分數的聯系。
2、合理組織內容,突出對一位小數的認識。
3、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4、重視知識應用,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xkb1.com
主課題
滲透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學習新的方法,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從實際的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提取有用信息來解決問題。
實踐活動安排 收集小數的產生與發展的資料。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 三 學科 數學
單元 教學內容(課題) 總課時數
十二 整理與復習 5課時
教
學
目
標 1、 復習鞏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列式解答。
2、 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系實際的活動,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初步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的關系,能區分大月、小月,會判斷平年、閏年、認識季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展估計意識和能力。
3、 使學生學會用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用數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現象的意識和能力,促進數感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和方法。
教材
分析
和
教學
建議 1、 優化教材的知識結構。讓學生了解關于數的知識背景,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通過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實踐活動等環節有效的安排了內容
2、 密切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數學。自主探索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給學生充分探索算法的空間,在探索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4、 在教師的知道和幫助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數學活動過程和結果的正確與錯誤之處,并能作出認定或修正,初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主課題
滲透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主動運用有關策略去解決問題的意識。
實踐活動安排 關注班級同學的身體變化,制統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