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1)
上課時間:4月11日, 累計課時:28。
教學內容:P41頁,想想做做第1-2題。
教學目的:
1. 通過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形,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關系的認識。
2. 在實際的拼擺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際或圖形進行直觀思考,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會辯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根據指定視圖擺出物體。
教學準備:學生每兩人準備12塊同樣大的正方體木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喜歡搭積木嗎?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拼拼擺擺”樂園里為我們準備了什么形狀的物體?
出示例題的掛圖。
聰明的小鴨用正方體擺成了以下幾幅圖。
二、師生探究。
1.數一數。
觀察這三幅圖分別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
2、擺一擺。
3看一看
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這三個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圖形?
3. 畫一畫
試著把自己看到的圖形畫在紙上。
提問:從正面看這三個物體的形狀相同嗎?都是什么樣的?從側面和上面看呢?
4. 小結
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看到的形狀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 提問:題目要求我們做哪幾件事?
(2) 指名回答題目中的兩個問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明確題目要求。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很強,都有一雙“火眼金晴”,不過,老師現在還想看看小朋友的動手操作能力如何呢?
出示不同的擺放要求。
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學習過程:
兩人合作試著用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出與例題相同的3個物體。
展示學生畫的結果。比一比
各自默讀題目
獨立操作,觀察,然后同桌檢查。
讓學生擺物體,連線,再回答問題。
每人獨立拼擺,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誰擺得符合要求,并討論,按每小題的要求有哪幾種拼擺方法?
www.xkb1.com
觀察物體(2)
上課時間:4月12日, 累計課時:29。
教學內容:完成想想做做3到6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拼擺成的物體的觀察,知道它對應的視圖形狀,知道從同一個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得到的視圖可能同也可能不同。
2. 能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拼擺出相應形狀的物體,培養學生冷靜思考問題的能力。
3.
教學重、難點:根據指定視圖拼擺對應的物體。
教學準備:小正方體若干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 組織活動
準備第3題 的正方體。
老師進行評講。
二. 做第4題。
出示第4題
老師歸納小結。
三.做第5題
出示題目意思。
集體進行交流。
三. 做第6題
數圖形的個數。
四,做思考題。
老師說說要求。
集體交流思考題。
四. 全課總結。
問:今天我們主要練習了些什么
學生活動
學生開始按要求擺 分小組開始活動。老師巡視,進行指導。
學生觀察第4題,指名回答。
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獨立進行拼搭,讓學生感知必須用4個小正方體才能搭成這樣的模型。
學生獨立數,再進行交流,必要時再用小正方體擺擺。
學生完成,老師進行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