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
課題 勤勞的小蜜蜂信息窗4-國王查帳 課時 2課時 設計教師 張敏
教學目標設計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計算得數上千以內數的三位數加減法,并會驗算。
2.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方法設計
教學時,教師可以承接前面的信息窗的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繼續編故事.在了解圖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基礎上,借助“怎樣檢查”的問題,引入對驗算知識的學習。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口算練習,以舊引新:
10+6=() ()+10=24 9+()=16
27-16=() 20-()=5 ()-12=14
二、情境學習,探究新知
(一)找信息,發現問題
春季小蜜蜂采蜜活動就要結束了,你們想知道他們采蜜的情況嗎?
出示蜂蜜的生產和使用情況記錄
在圖中你看到什么?(學生找信息)
(二)解決問題
同學們是這樣求出來的,但結果對嗎?蜂王對此表示了疑問?瞧!蜂王說了些什么?
這可難壞了財政大臣,他該怎樣檢查呢?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它?
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檢查的方法吧! 1、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檢查蜂蜜生產和使用情況記錄可以通過驗算的方法來解決.對于怎樣驗算的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驗算,有的學生可能會用交換兩個加數位置的方法,有的學生會用和減其中一個加數的方法,也有學生會用再算一遍的方法.
2、“自主練習”第1、3題分別是計算、驗算和判斷對錯的題目。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計算和驗算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第2題是填空題。練習的目的一方面是鞏固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另一方面是滲透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加減法驗算的依據.練習時,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具體題目的計算、填空了解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完成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
4、第4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要解決“440個學生,每人一袋,夠嗎?”的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可以筆算,也可以估算;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通過減法判斷。練習時,要讓學生積極思考,想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5、每5題通過給出的3、1、2和4、0、5這六個數字,讓學生任意拼擺組成不同的三位數,并算出它們相加減的結果。可以利用學具或卡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擺一擺,算一算,比一比哪一級擺出的算式多。新課標第一網
在圖中你看到什么?(學生找信息)新課標第一網
誰能說一說一共生產的“891克”是怎樣求出來的?
板書:573+318=891克(包含豎式)
誰能說一說還剩的“627克”是怎樣求出來的?
板書:891-264=627克(包含豎式)
(二)解決問題
同學們是這樣求出來的,但結果對嗎?蜂王對此表示了疑問?瞧!蜂王說了些什么?
這可難壞了財政大臣,他該怎樣檢查呢?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它?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哪一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方法?(小組匯報結果)
教師板書驗算方法。
(三)小結: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證明了這兩個結果都是正確的,這些方法都是驗算得方法,驗算有什么好處呢?
三、自主練習 6、第6題呈現的是生活中常見的買衣服的情境。通過小紅和媽媽在商場里的對話,引導學生分析要算出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需要的錢數,需要先選擇與褲子搭配的上衣,然后再計算。
7、第7題是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練習。題中給出了一所小學一年級新生患齲齒齒情況抽查統計數據,通過解決“2006年患齲齒人數比2005年減少多少人”以及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提高三位數加減三位數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同時滲透愛護自己牙齒的意識。 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檢查的方法吧!
哪一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方法?(小組匯報結果)
(三)小結: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證明了這兩個結果都是正確的,這些方法都是驗算得方法,驗算有什么好處呢?
在計算時,我們一定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習題設計 常規計算題
基礎練習題
重點練習題
拓展練習題
板書設計 加法的驗算方法是: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或用和減其中一個加數結果得另一個加數。
減法的驗算方法是:差加減數得被減數或被減數減差得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