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 信息窗2--海水養殖 課時 1課時 設計教師 張敏
教學目標設計 1、初步學會用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
3、積極參與共同探索問題的學習活動,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 教學方法設計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共同探索問題的學習活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激趣導入
海水養殖場的叔叔阿姨們這幾天正在忙碌著,他們在干什么呢?
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去看看?
師:圖上告訴了我們什么?
二、師生合作,探索新知
1提出問題
2、我們先解決“夾了多少根海帶苗”好嗎?學生自己試試看,能用哪些方法解決?
一
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圖意。
海水養殖場的叔叔阿姨們這幾天正在忙碌著,他們在干什么呢?
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去看看?
二
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先請同學們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的算法
在算法多樣化的 基礎上要有所側重,可讓學生先估算,在告訴學生估算的 結果不是準確結果。從而引出要用 豎式計算。
一、激趣導入
師:圖上告訴了我們什么
交流自己看到的:漁民在種植海帶、放養螃蟹、運送蝦飼料、放養扇貝。
二、師生合作,探索新知
1、小組同學一起交流自己提出的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再回答:
(1)夾了多少根海帶苗?
(2)3籠裝了多少只扇貝?
(3)一共養了多少只螃蟹?
2、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想一想,算一算,說一說。
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全班交流。各組展示計算方法并說出想法。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估算:29≈30 30×3=90
(2)我用豎式算。(3)學生獨立思考后,將豎式最優化。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4、擺一擺
5、匯報
6、教學估算內容。
7、教學筆算乘法。
三、練習
四、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動手擺一擺,動腦想一想,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你能談一談這節課有哪些收獲嗎?
3.籠裝了多少只扇貝?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誰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
4學生嘗試自己解決
三
教師要強調豎式計算應注意的問題(1)乘的 順序。從個位算起,(2)積的 位置及進位。哪一位上乘得的 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四
通過學生總結,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力爭使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更加清晰、條理 生2:擺8捆小棒。2個十乘4得8個十,8個十是80。
生3:4個20是80。
6、學生各抒己見,說自己的想法:把29看成30,用30×6=180,200元夠用;有的用20乘6得120,把9看成10,10乘6得60,120+60=180,錢夠用。
7學生自己寫出算式。學生思考后交流:
(1)我估算:10×2=20,13×2的積一定大于20。(2)我口算:10×2=20,3×2=6,20+6=26(用木棒擺一擺)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自學的結果
三、練習
同位倆各做一排。做完后找規律。
四、己說說學到的知識,回顧一節課的收獲
習題設計 常規計算題
基礎練習題
拓展練習題
板書設計 信息窗2--海水養殖
2 9 2 9
× 3 × 3
2 7 8 7
6 0
8 7
教學反思
本節課努力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及算法多樣化。通過多問題的探索,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在具體計算時鼓勵學生用口算、估算、豎式多種方法,張揚學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