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備課教案(2008年修訂版一分一分 (西師版二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5-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2課時

魯曉洪        蕎田完小

教學內容

。教材第72頁例3 ,課堂活動第3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能把物體進行平均分,并體會到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3、激發進一步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難點:用不同的方法把物體進行平均分。

教學準備

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分一分,說一說

每人用10根小棒

1、讓學生把10根小棒分成兩堆,說說有幾種分法,哪一種是平均分?

2、在小組內交流分的過程。

3、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⑴理解題意:12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樣分?

⑵用小棒表示鉛筆。拿出12根小棒 ,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并在同桌之間說一說。

(3)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2、課堂活動。

引導完成73頁課堂活動3題的游戲。

在游戲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鞏固練習。

引導完成練習十四1-4題。

板書設計

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

第1課時

魯曉洪        蕎田完小

教學內容

教材第76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2題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會讀除法算式。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進一步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 操作活動中認識除法算式。

難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分一分,說一說

每人用24根小棒,按兩種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組內交流分的過程。

⑴平均分成 4份 ,每份幾根?

⑵每3根一份,可以分幾份?

二、新課探究

1、教學例1。

⑴拿出8個小●,平均分成4堆,每堆有幾個?

學生操作口答。

⑵你能不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8個、4堆、每堆有2個之間的關系呢?

2×4=8              4×2=8

還可以用什么算式來表示呢?

⑶教師:還可以用這樣一個算式來表示:8÷4=2  (板書)誰知道8÷4=2  是什么算式嗎?給各部分取個名字。

板書:           8    ÷     4=    2                   除法

除號

⑷怎么讀這個 算式呢?學生試讀。

結合分的過程,說一說8、4、2分別表示什么?

⑸小結:把幾個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的個數是一樣多。這個過程和結果可以用一個除法算式來表示。

2、教學例2。

(1)出示例2,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解決,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各部分的意義,并認識到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三、課堂活動

引導完成78頁課堂活動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

第2課時

魯曉洪        蕎田完小

教學內容

教材第77頁例3、例4,課堂活動第3題。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除法算式的意義。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進一步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難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幾根?

二、新課探究

1、教學例3。

(1)出示例3教學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2)問:這道題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試一試。

生說,師板書:12÷3=4(組)

(3)讓學生根據減法各部分的名稱,猜測除法各部分的名稱,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板書:12  ÷ 3  =   4(組)

被除數  除數   商

2、教學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里插幾朵花。

⑴學生操作

⑵寫出算式           板書              15   ÷     3=  5

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小結:今天我們對除法進行了初步認識,要分的總數作被除數,平均分成的份數和每份數作除數或商。

四、課堂活動

引導完成78頁第3題。看算式圈一圈,說一說。

板書設計

教學練習課

魯曉洪        蕎田完小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頁練習十五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除法算式的意義。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進一步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難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理解除法的意義

(1)  擺一擺

①15根小棒平均分成5 份,每份幾根

②12個●每2個放一堆,可以放幾堆

⑵看算式圈一圈

▲    ▲    ▲    ▲    ▲    ▲

▲    ▲    ▲    ▲    ▲    ▲             18÷6=3

▲    ▲    ▲    ▲    ▲    ▲

2、復習乘法、除法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意義

①小兔回家

獨立連線。  反饋。你是怎樣連的?

②判斷口答

理解題意,哪種分法正確?

二、鞏固練習

1、理解除法的意義

⑴擺一擺

a、把10個  ▲,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個。

寫出算式 。你是怎樣想的?

b、把20個  ▲,每5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寫出算式 。你是怎樣想的?

c、把24個  ▲,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寫出算式 。你是怎樣想的?

⑵、看圖填數。練習十四4題

a、觀察①小題,說一說圖意,把誰進行平均分?

寫出算式

b、觀察②③小題,填空,寫出算式。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誰作被除數?

三、發展練習

1、分一分,填一填

①獨立完成。

②反饋。你是怎樣想的?

2、思考題

二年級一班的人數比20多,比30少。分的組數和每組的人數同樣多。這個班有多少個小朋友?

四、課堂作業

看算式,擺小棒

24÷4=6                     32÷8=4

五、課堂小結

這節我們進行了什么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用乘法口訣求商

第1課時

魯曉洪        蕎田完小

教學內容

教材第82-83頁例1、例2,課堂活動  。

教學目標

1、能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 之間的內在聯系。

2、能 初步理解 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進一步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 之間的內在聯系。

難點:能 初步理解 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教學準備

例1、例2教學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例1情景圖。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

(2)解決問題。

小紅問:把這24個蘋果平均放入4個盤子里,算一算每盤放多少個?

反饋。算式怎樣列?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板書 :24÷4=6           四六二十四

小玲問;把這24個蘋果每6個裝一盤,算一算可以裝多少盤?

反饋。算式怎樣列?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板書 :24÷6=4               四六二十四

2、你們和書上的小朋友一起學習,解決了問題,寫出了算式,比一比,想一想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

①小組討論。

②反饋。

二、學習例2

1、出示例2。

⑴看圖,說出商品的價錢。

⑵提出用除法計算的數學問題?(敘述時語言完整)并列出算式,

板書算式               18÷3=

……

⑶怎樣求出商?

小組活動。

反饋

⑷ 完成書上的空。

三、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活動

1、書上83頁課堂活動1題。

說一說3個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看圖說說圖意,小組交流。

反饋情況。

2、書上84頁課堂活動2題。

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反饋情況。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