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一年級上冊P72-73,連加連減
教學目標:
1、鼓勵在具體、鮮明的情景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掌握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2、能按照圖的有序排列,找出規律,發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和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并說出加減混合的含義。
教學難點:按照圖意,找出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后說一說計算的順序。
3+2+1= 5+3+2= 8-2-3= 10-5-3=
計算后先讓學生說說計算5+3+2和10-5-3時分別先計算什么,后計算什么?
二、新課引入
1、 在復習題后面的兩道題的旁邊出事如下兩個算式:
5+3-2 10-5+3 引導學生觀察,并用復習題中的后兩題和上面兩題作比較,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談話:上面這兩題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我們把這樣的計算叫做加減混合計算。這節課就來學習這樣的計算。
3、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三、學習新知識
1、學習例1。
(1)在屏幕上出現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的場面。
教師: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內容,你能從屏幕上提出一個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教師:要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要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4+3
(2)屏幕上出現湖里有7只天鵝飛走兩只的場面。教師:湖里天鵝的只數發生了什么變化,現在還有幾只天鵝?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4+3的后面加寫-2 ,把算式寫完整。
教師: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在減2?
(3)引導學生結合屏幕上出現的畫面,說說算是所表示的意義。
(4)學習4+3-2的計算順序:引導學生討論:結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混報交流討論,并說出計算順序。根據學生的敘述過程在屏幕上的算式4+3-2中表明的計算順序依次表示出這兩部分。
教師:第2步是幾減2,為什么是這個數減2?
1、 學習例2:
(1)在屏幕上出現反映“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后,又飛來了3只”連續變化過程的畫面。
(2)引導學生根據屏幕上顯示的內容,教師結合學生的敘述在黑板上板書:4-2+3=
教師:上面的算是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學生:先算減法再算加法,教師在配合學生的敘述板書。
師:為什么要先算減法?
學生:因為只有用減法先算出4只天鵝飛走2只湖里還剩下幾只天鵝后,才能算出又飛來3只后湖里現在還有幾只天鵝。
教師:第2步是那兩個數相加。
學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的得數2和3相加。
(3)引導學生總結夾剪混合計算的計算過程,誰能說說他們的計算順序。學生:我們都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算的。
四、鞏固練習。
1、 完成75頁做一做的練習。
(1)引導學生擺小棒,先在桌上擺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2)讓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把算式填寫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數.
(3)讓學生結合擺小棒的過程說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 計算:
5-2+3= 8-7+8=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再說說計算順序和第2步分別是幾加幾。
五、課堂作業:
1、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一題。
(1)學生分別觀察第1題的插圖,并說一說畫面上反映的內容,重點說出小呀的數量先增加后減少的過程。
(2)讓學生根據畫面的內容獨立填寫算式,并計算出得數
(3)學生交流計算過程。
2、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二題。讓學生觀察插圖,明確要求,然后用線把算式和得數連起來。
3、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三題。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檢查指導學生寫算式的格式。
一、 課堂小結:
1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時所學習的內容,和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2、學生交流本課時學習的收獲和體會,先分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并提出所要注意的問題。
二、 課后小記:
由于學生對連加連減的意義以計算的順序掌握比較好,本課時學習比較輕松,學生從觀察中很快遷移了前一節課的知識技能,得出從左往右的計算順序。本課時的教學并沒有像備課中的師生對話中來,而是學生在匯報時自己發現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