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元
認圖形
教學內容
1、 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重點、難點
1、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 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3、 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
教學要求
1、 讓學生通過觀察長方形、正方形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地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 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3、 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加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第六周 星期五 第三節 2003--.03--28
教學內容
教材第40~42頁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畫面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使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加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
積木釘子板、水彩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過一些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將繼續來認識一些圖形。(板書:認圖形)
二、新授
1、搭積木
(1)每一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積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搭一搭。分小組活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拼搭的情況。
(2)提問,觀察拼搭的積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積木中哪些是已經認識的,哪些還不認識?
(3)分類:
教師從中取出1個長方體,讓學生說出名稱并要求學生把拼搭中的所長方體都拿出來放在一起。
學生用類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積木進行分類。學生分組活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分類的情況。
匯報分類結果,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4)認識平面
①首先觀察長方體,觀察各塊長方體積木正向著我們的那個面,然后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說明:這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面,這樣的一個面我們把它叫做長方形。
板書:
長方形
觀察長方體的每一個面與黑板上畫的長方形一樣嗎?
②觀察正方體,觀察各塊正方體積木正向著我們的那個面。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正方形。說明:這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面。這樣的一個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書:正方形
觀察正方體的每個面與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樣嗎?
③觀察圓柱。觀察圓柱一個正向著我們的那個底面,然后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說明:這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面。這們的一個面我們把它叫做圓。
板書:圓
觀察圓柱的兩個底面與黑板上面的圓一樣嗎?
3、 說出下面圖形的名稱。
先指名說出圖形的名稱,同桌同學再互相認一認。
3、小結。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題圖,看一看圖中的小男孩是怎樣用長方體、正方體或圓柱畫圖形的?
(2)學生照樣子畫一畫,每畫出一個圖形,說一說圖形的名稱?學生畫圖,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想一想:畫長方形可以利用哪種幾何形體?畫正方形和圓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題圖,仔細觀察,說說圖中哪些物體的畫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2)在我們的教室里找一找,說說教室里哪些物體的畫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題圖,邊看圖邊想:釘子板上圍成的是什么圖形?怎樣圍的?你也會圍嗎?
(2)學生自己動手在釘子板上圍一圍,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在釘子板上能圍出圓嗎?讓學生去試一試,想一想、說一說。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讓學生在方格約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2)通過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四、作業布置。
五、教學后記:以游戲形式.比較直觀的教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