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五 比多少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0頁例9,練習8第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2、使學生從活潑可愛的小金魚身上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準確的語言描述100以內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教學準備:例9主題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回顧舊知,揭示課題
1、口答:
(1)3個十和6個一是( )。
(2)7個十是( )。
(3)8個一和7個十組成( )。
2、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35 43 78 76 45 40
二、 游戲導入,引出新知
1、 請同學們一起和老師來玩一個“猜猜看”的游戲:
教師手里握一把小棒,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里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學們猜的答案有這么多,到底誰猜得比較準確呢?下面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師生共同數出10根。
3、現在請同學們再猜一猜老師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這一次同學們猜得比較集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師生共同數出小棒的根數。
5、為什么第一次猜時,大家猜的與實際數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實際數量了呢?
我們第一次猜時,我們沒有參考,而第二次猜時,我們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較準確地猜出小棒的根數了。
6、小結: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后再來估計,這樣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二、教學例題,深化新知
1、 課件出示有48條金魚的魚缸圖。請學生估一估,有多少條金魚。
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估計出魚缸里有多少條魚?
生討論,匯報:先數出10條金魚,再估一估魚缸中大約有幾個這樣的10條。
2、 分別出示有15條花金魚和10條黑金魚的魚缸圖。
讓學生根據這三幅圖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使學生懂得描述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系除可用符號“>”、“<”外,還可用語言來表述。
3、 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讓學生用語言描述生活中某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三、練習:
1、 40頁做一做。
(1) 第一題,學生合作完成。4人一組,每人說1--2句話。
(2) 第二、三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訂正。
2、練習八第4題: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蟲?(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比多少
35 ○ 43 多一些 多得多
78 ○ 76 少一些 少得多
45 ○ 40
課后小記:
課題六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數的認識,使學生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2、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3、感受生活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準備:教師:例10課件;學生: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看圖寫數:
( ) ( ) ( )
2、在 里填上“>”、“<”或“=”。
78 73 33 41 50 80
二、探索新知:
1、 課件演示例10的購物活動:售貨員將酸奶分兩次給小明(圖中男孩)母子。先給30瓶,再給2瓶。學生根據此活動提出數學問題,只要合理均可。
2、 從學生的問題中選出“求一共多少瓶”和“喝掉2瓶,還剩多少瓶?”的問題,逐一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3、 解答求一共多少瓶的問題,列出加法算式30+2時,要使學生理解是依據加法的含義,將30和2合起來,而計算30+2的結果,則是依據百以內數的組成,3個十和2個一組成32。
4、 解答求還剩多少瓶的問題,列出減法算式32-2時,要使學生理解是依據減法的含義,從32中去掉2,而計算32-2的結果,則是依據數的組成知識,從3個十2個一中去掉2個一,的3個十,就是30。
5、 2+30= ,學生獨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結果。
三、練習:完成做一做。
1、 第1題:
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先擺小棒,再寫算式。
2、 第2題:
小組完成:4人,一人扮熊媽媽,三人扮小熊。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課后小記:
課題七 練習
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八1~3題,口算練習。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內容。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做練習,復習一下我們所學的知識。
二、練習:
1、 口算練習(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30+8= 40+3= 55-5= 90+9=
45-5= 60+6= 48-8= 70+2=
80+6= 77-7= 24-4= 50+3=
26-6= 48-8= 80+4= 31-1=
2、 完成練習八1~3題。
(1) 第1題:這是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根據要求在括號里填數。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① 所填數中,哪個數最接近100?
② 67接近60還是更接近70?62呢?
(2) 第2題: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數的題。
把下面的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重新排列,想一想:從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樣數放在最前面?什么樣的數放在最后面?
學生拿出數字卡片,在小組中完成。指名板演訂正。
(3) 第3題:這是一道游戲形式的比較大小的題。
幫小蜜蜂回家,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① 大于60的數有哪些?
② 小于60的數有哪些?
三、小結: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40、63、70、19、29、36、38 19、29、36、38、40、63、70
課后小記:
課題八 練習
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八4~8題。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揭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做練習,完成練習八余下的練習。
三、 完成練習:
1、第4題:這是一道估數題。
根據小青蛙說的話,估計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蟲。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第5題:這是一道計算題。
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1) 教師提出要求:統一計時,完成下面各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 學生獨立完成。
(3) 訂正答案。
3、第6題:這是一道用數學的題。
(1) 教師讀題,學生明確要求。一個學生說:“有40個學生,3個老師!苯處熖岢鰡栴}:“每人一瓶礦泉水,45瓶夠嗎?”
(2) 學生根據題目要求獨立思考:要知道45瓶礦泉水夠不夠,要先算出什么?怎樣算?
(3) 指名說自己的想法。
4、第7題:這是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按照數的順序填數,學生獨立完成。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5、第8題:這是一個游戲形式的估數的題。
估一估,猜一猜。
(1)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要求,帶學生猜一個數。
(2) 學生在小組中完成該項活動。通過這個游戲,加深學生對數的大小的體會,同時感受一種樸素的“區間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練習
40+3=43(人) 43<45
課后小記:
實踐活動 擺一擺,想一想
課型:實踐活動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進行初步的歸納。
教學準備:教師:根據學生寫出得出做的表;學生:數位板,小圓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回憶一下:前邊我們學過了100以內數的認識,誰能告訴大家,數位順序哪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計數器:
個位上的數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數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數呢?
計數器的十位和個位都是兩顆珠子,請你說一說這兩顆珠子分別代表多少?
3、下面請你們把計數器放在桌角,把數位表和準備的圓片拿出來,我們來搞一個有趣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們就叫“擺一擺,想一想”(出示課題)。在這個活動中大家要善于動腦筋,找規律,使我們的活動進行的又快又好。
二、學生活動:
1、瞧!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聰聰和明明。)這兩個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呀,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了。(出示問題。)看,聰聰給我們提問題了“你們能用2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
2、小精靈明明他也要給大家提問題(出示問題)。
(1) 你能用3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大家能回答他嗎?
(2) 用3個圓片擺數,請動手擺一擺,看能擺出幾個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教師提出要求:作記錄的同學要綜合你們小組這三個同學擺的數,不要有重復的數。比比看,哪一組擺的又快,寫的又好,寫字的同學字要大一些,寫工整,活動開始。
每組4名小朋友3名在數位板上擺圓片,1名小朋友對擺出的結果進行綜合、記錄。
3、全班一起用2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引導學生討論一下問題:
(1) 為什么兩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得到的數十2,而擺在十位上得到的數十20?
(2) 記錄擺出的數是需要注意什么?
(3) 怎樣才能知道擺出的數不遺漏?
4、從剛才小朋友們用圓片擺數的過程,你發現有沒有規律?下面我們不擺圓片,能不能在腦子里想擺圓片的方法,直接寫出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9個圓片都能表示哪些數?好,四個人合作,看哪一組填寫的又快又好!
學生分組活動:分別用3、4、5、6、7、8、9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
5、從以上我們所擺的圓片個數和寫出來的數來看,同學們觀察到有什么規律了嗎?誰能說一說。
6、教師根據學生寫出來的數列出下表,讓學生觀察表中哪些數是用1個圓片表示出來的數,哪些是用2個圓片表示出來的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5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三、小結:
誰能說一說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擺一擺 想一想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5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課后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