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雪芳
一、設計思想
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并把這份經驗作為教學的起點。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使學生掌握20以內的大小和11-20各數的說法和寫法。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教材的編寫注意貫徹《標準》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正式教學數數前,教材先給出一幅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的生活情景圖,在這幅情景圖中,一個老師帶著學生過馬路,馬路上還有一些騎自行的人及一些樹,使學生在已學過10以內數的基礎上數出圖中人物和物體的數量。
三、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童話故事。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或其他的數學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會數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四、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的讀11-20各數。
五、重點難點
重點輔導直觀地了解11-20各數都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小學一年級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因此本節課特別注重使學生通過操作(擺小棒)進行。
七、課前準備
1. 學生的學習準備
10根一捆的小棒一捆和10根分散的小棒
2. 教師的教學準備
課件
10根一捆的小棒一捆和10根分散的小棒
3. 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
4. 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
數字卡片
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放學時老師拍了一段錄象。
課件出示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
師:他們在干嘛?
生1:是小朋友們在過馬路。
生2:放學了,老師也帶著我們過馬路。
師:對,每天放學,老師都帶著大家過馬路,小朋友們上學時也要和老師帶著時一樣,過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過。既遵守了交通規則又安全。
導入新課:
師:請小朋友觀察圖中有什么?有多少?
生1:有好多小朋友還有騎著自行車的叔叔阿姨。
生2:馬路兩旁有很多樹。
師;說得真不錯,那到底人有多少,樹有多少呢?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碰到物體個數超過十,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數一數,讓教師明確學生對新知識的已有水平。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只有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才能確定哪些知識應當重點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新課展開
1、數數
①老師這里有一些小棒,請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來數一數,
③你猜對了嗎?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讓自己和別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體交流:總結出好方法。
⑥數出10根小棒,十個一是( ),捆成一捆,一個十是( )。
接著數到20根,同桌互數,指名數。
⑥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體有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根數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猜測意識,并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圈10,為以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湊10法作準備。】
2、數的組成
擺小棒,說說是十幾,這個數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①指名說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說后交流。
③13-18各數任選一個跟同桌說一說,再交流。
④擺19說一說再添一根有幾個十是幾根。
【設計意圖:當前的教學改革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這里,老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尋找好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
3、數的順序
①看直尺上的數,從0讀到10,再從10讀到20
②提問: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還是小? 17比14大還是小?你發現了什么?
③指名數數,從七數到十三,從十二數到二十,從十八倒數到九。
④P87 練習十四,連一連,看看會有什么驚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讓學生把1-20各數連起來,學生既可以從大到小連,也可以從小到大連,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鞏固延伸
1、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十幾來表示?
2、比一比誰翻得快
找出數學書第8、12、17、20頁。介紹好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后翻,再翻幾張,為什么?數出10張,看看有多厚,再數20張,看看有多厚。
3、數一數,放學一幕中,有多少人?有多少樹?
【設計意圖:不僅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且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生1:老師,我會從一數到二十了。
生2:老師,我能準確地讀出11-20的數字了。
師:大家學得可真好!生活當中還有很多數字,等著你們去發現呢!
九、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十個一是( ),一個十是( )。
十、作業設計
1.從一數到二十。從七數到十三
2.讀一讀數字卡片
20 13 15 18 11
十一、鎮街交流意見
十一、教師使用體會
【參考資料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