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復習(二)(教材第98-99頁第6-11題)
課時
第十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看圖寫算式和簡單的口述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掌握20以內加減法的
計算。
2、加深學生對生活里數學問題的認識,理解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進一步培養學
生的數學意識。
3、用開放題的練習使學生體會結論的不確定性,產生學習數學的親切感和成功感。
教學重點
鞏固看圖寫算式和簡單的口述應用題。
教學難點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練習。
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
2、出示
你知道這張圖什么意思嗎?怎樣列算式呢?
這張圖告訴我們什么?你會列算式嗎?
小組相互說說圖意,再寫出算式,反饋:為什么用加法或減法計算?
二、進行練習
1、第6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看圖說說圖中的條件和問題。
追問:你是怎樣知道這些信息的?
(2)在書上列式計算。
(3)說說解題的思考過程。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7+5=12
2、第7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直接讓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
(2)匯報交流,說說自己寫的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8+6=14
(3)追問:加的6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看的?
這題你這什么要用加法算?
3、第8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看圖理解題意。
(2)提問:“我們花壇的花和一班同樣多!蹦闶窃鯓永斫獾?
怎樣算“兩個花壇一共有多少朵花”呢?
(3)獨立看圖思考圖意,在小組中討論怎樣算“兩個花壇一共有多少朵花”。
(4)集體交流。
4、第9題。
(1)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誰能連起來說說圖中的意思?
(2)指名匯報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3)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指名列式口答。
如學生提不全問題,可引導思考還能提什么問題。
5、第10題。
(1)出示題目后,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匯報交流:為什么要用減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6、第11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看圖理解題意。數一數每盒中各有幾枝?
(2)討論:有兩盒是小明的是什么意思?
(3)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蠟筆,你是怎樣算的?
(4)小明最多有多少枝蠟筆,你是怎樣算的?
三、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