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得數是9的加法與9減幾(教材第55頁例題,56頁“試一試”,完成第56頁“想想做做”)
課時
第九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使學生根據一幅圖畫列出4道算式,加深對加、減法含義及相互關系的理解。
3、使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借助形象思維發(fā)展抽象思維。
教學重點
掌握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9的加法和9減幾。
教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圓片、數字卡片。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喜歡哪些體育運動?
2、導入:有一個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歡體育運動,他們組成了短跑隊、長跑隊、跳遠隊、跳高隊、投擲隊等等。看,跳高隊的小朋友正在練習跳高呢。(出示例題主題圖)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題。
(1)從圖畫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幾部分?哪幾部分?(指名回答)
(2)你能根據這幅圖列出4道算式嗎?先自己想一想,在書上寫一寫,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3)反饋:誰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說出來?
指名回答,板書:8+1=9 9-1=8
1+8=9 9-8=1
(4)提問:誰能根據情境圖說一說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結:兩道算式都表示把沒跳的人數和跳過的人數合起來,一共有9人,雖然8和1換了個位置,但結果都是9個人。
(5)提問:誰能根據情境圖說一說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結:兩道算式都是從總人數里去掉跳過的人數,就得到沒跳的人數,去掉沒跳的人數,就得到跳過的人數。
要把兩部分人數合起來,就用――加法,要從總人數里去掉一部分,就用――減法。
2、教學“試一試”。
(1)擺圓片:拿出9個圓片,分成兩堆,你想怎樣分就怎樣分,但不能再分成剛才的1個和8個了,再寫出4道算式。
(2)學生自主分花片,寫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時進行板書。
(4)觀察黑板上的算式,說說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加法算式得數都是9,減法算式都是9減幾)
(5)提示課題。
三、組織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1)談話:大家今天學得很認真,小蜜蜂飛來了,它想考考大家。課件出示第1題圖,說說擺數字卡片的要求。
(2)活動:選出兩張數字卡片,使上面的數字相加等于9。
(3)反饋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第2題。
(1)談話:小金魚看到小朋友們成功解決了小蜜蜂的問題,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讓大家做減法題。
(2)活動:選擇一張數字卡片,說出9-□=□。
(3)抽一個算式如9-6=3,說說是怎樣想的。
3、完成第3題。
(1)學生獨立在書上計算。
(2)指名匯報交流,統(tǒng)計做對的人數。
(3)集體訂正。
4、完成第4題。
(1)出示第4題算式,提問:想一想,你能說出幾道加法算式,幾道減法算式?
(2)同桌兩人一人說加法算式,一人說減法算式。
(3)匯報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到的?怎樣能有順序地說了有的算式,不漏掉?
四、總結全課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本領?你對哪些內容很感興趣?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