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圖書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以及實際應用的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情感目標: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1、出示:“買書”的主題圖。
請學生觀察圖,提出數學問題,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在小組中討論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寫出所提的問題,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學生可能提出:(1)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汪汪樂園比海底世界多多少本?
(3)汪汪樂園、海底世界和咪咪學校一共多少本?
(4)買1本汪汪樂園和1本海底世界需多少錢?
(5)買2本汪汪樂園需多少錢?……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二)、自主學習,探索算理。
1、嘗試解決問題。
先對“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進行討論。要求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并列式: 28 + 4 =
讓學生嘗試計算,有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并讓學生有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
2、探索算理。
請學生匯報,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幫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計數器,進行撥珠計算,先撥出28,再在個位上撥出4,個位上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來就是32。
方法三:28 + 2 =30 ,30 +2 = 32 。
方法四:8 + 4 = 12 ,20 +12 =32。
方法五:2 8
+ 4
3 2
豎式計算:(可能會有部分學生已經有所認識,可以讓他們說說,自己所認識的豎式算法)
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根據豎式,在小組中說說。請學生匯報:
(1)、數位要對齊,個位對準個位,十位對準十位。
(2)、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一點,橫線要用尺子畫,要畫直。
(3)、從個位開始計算,先算8加4等于12 ,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3、比較討論算法的簡便性。
一、二兩種方法,比較直觀,需借助實物,所以三、四、五的計算方法較為可取。
(三)、實際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48頁的“試一試”第(1)題。
學生在書中獨立試著完成。
在此基礎上組織交流和討論,只要學生所說的答案符合要求,就應給予肯定。
2、“試一試”的第(2)題。
應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完成教科書第49頁的“練一練”第1題。
通過圈小棒的過程,學生將進一步理解位值制。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討論與交流,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及時指導。
(四)、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或有什么不明白之處,提出留著下節練習課解決?也可以將問題保存在:“問題銀行”中。
板書設計:
買書
28 + 4=32
28+2=30 2 8 8+4=12
30+2=32 + 4 12+20=32
3 2
(1)、數位要對齊。
(2)、從個位開始計算,先算8加4等于12 ,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第二課時:練一練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9頁的第2~5題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情境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以及計算的正確率。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知識應用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練習,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以及計算的正確率,同時解決培養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計算題(教科書第49頁的第1題),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解答。中間如果出現錯誤,加以糾正。
2、奪星大賽。
(教科書第49頁的第2題)
先獨立做,每個風箏中的三道題都做對,學生可以得到一個五角星。
(二)、實際應用。
1、教科書第49頁的第4題。
爺爺有50元錢,他買了一副眼鏡和一個杯子,用去多少錢?
杯子 眼鏡
9元 25元
問: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
讓學生在選擇中,排除“爺爺有50元錢”這個多余條件,培養學生選擇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列式解答。
9+25=34(元)
2、教科書第49頁的第5題。
出示圖,明確題意和圖意:根據說話“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算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為了使學生明白要求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把說話的男孩也算上。
先搞個模擬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再讓學生做題。
(三)、總結。
學到了什么?還可以將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加以解決。
板書設計:
練一練
爺爺有50元錢,他買了一副眼鏡和一個杯子,用去多少錢?
杯子 眼鏡
9元 25元
9+25=34(元)
第三課時: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情境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以及計算的正確率。進一步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與要求。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知識應用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練習,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認真仔細的計算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豎式計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計算的正確率與速度。
教學過程:
(一)、通過游戲,復習計算。
1、第50頁第2題。(吹泡泡游戲)
54+9 = 26+9 = 33 +8 = 7+42= 38+7=
6+37= 56+4= 8+22= 3+79= 40+15=
可采用小組接力競賽的形式,看誰算得最快。
2、書第50頁第3題。(森林醫生)
讓學生當醫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對癥下藥。把對的寫在旁邊。
3、書第51頁第8題。(小猴摘桃)
19+5= 43+8= 32+40= 64+9= 8+55=
49+6= 8+36= 65+7= 4+28= 20+35=
68+5= 17+30= 26+9= 43+8= 6+39=
18+8= 77+5= 56+5= 9+27= 42+6=
采用競賽的形式開展比賽,誰算的又對又快,便摘到桃,匯報時,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比賽,其他學生加油。
4、第51頁第7題。(比較大小)
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并匯報。
學生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方法。
(1)、算出得數直接進行比較。
(2)、直接對左右算式進行比較。
(二)、實際應用。
1、 書第50頁第1題。
上層 3 5 7 9 11
下層 27 27 27 27 27
一共
讓學生先計算得數,再進行比較,看一看有什么規律。
2、 書第51頁第5題。
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條件。
生:2個已知條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個,兔妹妹采了37個。)
出示問題:“兔哥哥采了多少個?”
學生先列式,并匯報為什么這樣列式。
3、 書第51頁第6題。
出示 羽毛球拍 乒乓球拍 羽毛球 乒乓球
38元 29元 5元 2元
先讓學生提問題。
學生可能有:(1)、買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錢?
(2)、買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錢?
(3)、買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錢?
(4)、買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錢?
(5)、4個都買要花多少錢?……
再根據問題列式解答,若解決不了的放入問題銀行。
(三)、找帽子
結合書50頁第4題,全班一起玩找帽子游戲。
每人手上1張口算卡片,去找相應的帽子。
(四)、總結。
通過學習,你解決了“問題銀行”中的哪些問題。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再存入“問題銀行”,下節課再來解決。
第四課時:發新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發展估算意識以及實際應用的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情感目標: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
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1、出示:“發新書”的主題圖。
請學生觀察圖,提出數學問題,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在小組中討論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寫出所提的問題,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
學生可能提出:(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
(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
(4)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針對“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讓學生討論這一個問題的含義,想出解決的方法。
匯報時,應鼓勵學生估算結果,可以讓估算結果較合理的學生講講是怎么估算的 。
(二)、自主學習,探索算理。
1、嘗試解決問題。
學生列出的 19 + 18 = 讓學生嘗試計算,有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并讓學生有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
2、探索算理。
請學生匯報,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幫助。學生可能有
方法一: 10+10=20 8+9=17 20+17=37
方法二:借助計數器,進行撥珠計算,先撥出19,再在個位上撥出8,個位上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上寫7,十位上的1加上1再加進上來的1就是3,合起來就是37。
方法三:19 + 10 =29 ,29 +8 = 37 。
方法四:20 + 18 = 38 ,38-1 =37。
方法五:20+20=40, 40-3=37
方法六 :1 9
+ 1 8
3 7
豎式計算:(可能會有部分學生已經有所認識,可以讓他們說說,自己所認識的豎式算法)
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根據豎式,在小組中說說。請學生匯報:
(1)、數位要對齊,個位對準個位,十位對準十位。
(2)、從個位開始計算,先算9加8等于17 ,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
(三)、實際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52頁的“試一試”
學生在書中列豎式獨立完成。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及時指導。
匯報時,請4位學生上臺板演。
2、完成教科書第53頁的“練一練”第1題。
26+7= 3+39= 18+27=
26+27= 23+29= 18+47=
先在心里默算1分鐘,然后想想每個蘋果中間問題之間的聯系,再獨立做題。
3、教科書第53頁的“練一練”第1題。
學生在書中列豎式獨立完成。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掌握計算和書寫的方法。
(四)、解決問題。(我們去春游)
教科書第53頁的“練一練”第3題。
一(1) 二(2) 一(2) 二(1) 二(3) 一(3)
27人 34人 30人 30人 33人 25人
問題:“每輛車最多能做60人,哪兩個班坐一輛車最合適?”
先讓學生看懂題目的意思。教學時,可把各班人數做成卡片,讓學生進行搭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可能會有多種方法,如把數從小到大排列,然后進行搭配等。
(五)、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用什么方法學到的?
板書設計:
發新書
19+18=37
10+10=20 8+9=17 20+17=37
19 + 10 =29 ,29 +8 = 37
20 + 18 = 38 ,38-1 =37
第五課時:練習五(3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并通過數學游戲,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以及應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
1、 書55頁第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豎式計算,然后進行交流,匯報時及時矯正學生出現的錯誤。
2、 數學游戲。(找朋友)書54頁第3題。
選9個各同學每人手拿一張以下的算式卡片。
45+7= 40+27= 39+25= 17+24= 58+6=
28+13= 62-10= 29+38= 48+16=
得數相等的同學做最好的朋友。
(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書54頁第1題。
算一算,各年級參加歌詠比賽的總人數。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男生 46 32 48 35 46 37
女生 34 30 46 27 52 38
總人數
先讓學生估算哪個班的人數較多,再進行準確計算。
2、書54頁第2題。
出示圖,看懂圖意后,編故事,創設問題情境:小熊從家里去上學,已經走了55米,離學校還有35米,小熊家離學校有多少米?
學生小組之間進行商量與討論,如何列式,為什么?
完成后,進行匯報。55+35=90(米)。
3、 數學游戲
(1)、教科書第55頁第5題:接力賽。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接力賽,使學生在緊張有趣的情境中鞏固新知識,培養合作意識。
(2)、教科書第55頁第6題
淘氣套中了兩個,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兩個?
讓學生先估算,再選擇不同的答案。
35和7 13和29 15和27 24和18
(三)、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練習五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男生 46 32 48 35 46 37
女生 34 30 46 27 52 38
總人數
第六課時:練習五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找規律,讓學生積極的動腦思考,并能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估算及應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找規律的能力。
教學難點: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
教學過程:
(一)、估算及具體應用練習
1、 書第56頁第7題。
(1)、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問題的含義,(左邊有17個杯子,右邊有18個杯子,把這些茶杯全部放進能裝36個杯子的紙箱里,能裝得下嗎?)
(2)、再讓學生先估算,然后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匯報:17+18=35,35<36,所以能裝的下。
2、 書第56頁第9題。
小明 小亮 小麗
10m 15m
(1)、3人比賽投沙包,小麗第二名,她可能投多遠?
(2)、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小麗投了( )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做第(1)題時,可從小麗第二名中,估計出即比10米大,但小于15米。所以猜可能是11米、12米、13米、14米。
做第(2)題時,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算出小麗投了13米。15-2=13(米)
做第(3)題時,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寫在本子上,并匯報。
學生可能會提:小明和小亮一共投了多少米?
誰第1名?誰第3名?
小麗比小明多投了多少米?……
(二)、找規律
1、 做第56頁的第8題
21 23
41 43
33 53
35 55
小組討論觀察規律,說說表格中的規律。
匯報:第1張表格,橫著看相差1,如:21、22、23。豎著相差10。如21、31、41。
第2張表格,橫著看相差10,如:33、43、53,豎著相差1。如:33、34、35。
2、 接著往下寫。
1 2 4 7( )( )
2 3 5 6 8( )( )( )( )
1 2 3 5 8 ( )( )
先觀察,找出規律,再獨立做,并說說規律。
(三)、總結
今天學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板書設計:
估一估,找一找
21 23
41 43
33 53
3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