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的整理與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2.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自覺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對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的整理與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所學知識
教師:同學們,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全部學完了,這節課我們進行整理與復習。
教師板書課題:整理與復習
教師: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這一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
學生交流后抽一、兩個學生匯報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整理成板書如下: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進位加法。(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
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二、自主復習
1備聰敖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教師黑板上出示下面4道題:
教師:這些題同學們會算嗎?請你獨立進行計算。
①46+32②46-32③54+29④54-29
學生計算并抽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體訂正答案。
教師:請同學們橫向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后得出:橫向觀察,1,2小題是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3,4小題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教師:這兩組題有相同的地方嗎?是怎么計算的?
引導學生回答:不管進位還是不進位,退位還是不退位,列的豎式都要求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并且都從個位加減起。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再縱向比較一下,你又能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后得出:縱向觀察,1,3小題都是加法,但第3小題是進位加法;2,4小題都是減法,且第4小題是退位減法。
教師:進位加法和不進位加法,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它們的計算方法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哪兒不一樣?
引導學生回憶后回答:都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在計算時都要從個位加減;但進位加法當個位上相加滿10時要向前一位進一,再加;退位減法在個位上不夠減時也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減。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如下:加法減法不進位加法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退位減法相同點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個位加減起不同點個位滿10,向十位進1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作10,再減
教師:關于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及時地加以解答。
教師:下面我們來運加減法的知識當當小小郵遞員。
讓學生獨立完成第111頁上的第2題連線。完成后抽一學生的作業在
展示,并集體訂正。新 課 標 第 一 網
2.復習連加、連減、混合加減
教師:我們這一單元學習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和前面學習的不進位、進位加法,不退位,退位減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匯報,主要匯報出以下內容: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是筆算加減法的拓展,在計算時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結果再加上或減去第三個數,豎式計算時都可以采疊加的簡便寫法。
教師:這類題同學們會算嗎?我們來試一試。
讓學生嘗試計算第111頁第1題的最后3個小題。抽3名學生分別板演后集體訂正。
教師:在計算這類題時我們除了要遵照我們在學習中掌握的計算方法,還要注意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怎樣才能做到合理、靈活呢?
請同學們算一算下面幾道題。
教師板書:23+19+2754-18-2446+38-46。
引導學生分析、觀察這幾道題,然后得出第1小題要先把23和27相加,加得的結果再和19相加;第2小題可以54先減24,再減出的結果來減18;第3小題的46和46“抵消”,結果就是38。
然后師生共同歸納出:在計算時,能夠簡便計算的算式就簡便的方法計算;能口算的那一步就口算,能湊整的時候要湊整。
教師小結:希望在以后的計算中,同學們都能采你自己喜歡的方法靈活而合理地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
出示:改錯27
+16
3393
-36
6337
-14
3334
+25
69
讓學生先判斷對錯,然后再說明錯誤的原因,并把它改正過來。
2毖生獨立完成第111頁第3題
教師提示:做這類題時為了不發生錯誤,可以將○左右兩邊算式的結果分別算出來并寫在算式的下面后再比較。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上,我們主要復習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你都掌握好了嗎?還有不明白的嗎?說出來大家一起幫助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