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題 課時進度 1課時 課型特點
教學目標
1、 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會算此類題目
2、 能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能用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說出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具)準備 教材情境圖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2個
1個
3個
4個
7個
生1:我是數出來的
生2:我是算出來的2+1+4
1、 獨立思考,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想法
2、 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先上來1人,2加1等于3,再算后上來的4人,3加4等于7
先算總共上來了多少人,1加4等于5,再加上原來車上的2人,5加2得7
3、 看圖,交流圖意:公共汽車上原來有2人,到第一站牌是上來了5人(先上3人,后上2人),到第二站臺時上來了2人,又下了3人。
4、 積極思考,匯報問題:
到第一個站牌時,車上有多少人?
到第二個站牌時,車上有多少人?
5、 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2+3=5
2+3+2=7
6、 小組討論,列出算式7+2-3,交流算法。
先算7+2,得9,再減去3,交流算法
坐公共汽車應該先下后上,所以我先計算7-3,得4,再加上上來的2人,4+2,得6
7、認識加減混合運算
與學生做“開汽車”的游戲。教師做開汽車動作,教師后面有2個學生。汽車啟動,教師問:現在汽車上有幾個同學?
教師報站,停車,先上來了1個學生。汽車再啟動,教師問:上來了幾個乘客?
汽車上一共有幾個同學?
接著,又上來4個學生。老師問:又上來了幾個同學?
汽車上一共有多少同學?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列出算式嗎?
以前我們學習的加法題都是把兩個數相加起來,這道題是把3個數加起來,算式中用了兩+,像這樣的算式,叫連加
1、 提問:上面的問題該怎么解決?
2、 組織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對以理解有困難的學生,課鼓勵其借助學具擺一擺,算一算
3、 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
4、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5、第一個問題怎么解決?怎樣列式子計算?
6、到第二個站牌時,車上有多少人呢?怎樣列式計算?你能說說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義嗎?
對于提出第二種意見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同時滲透公共意識教育。
7、小結:像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個算式7+2-3,既有加法,又有減法,就叫加減混合運算
通過游戲激發學習興趣,引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連加的方法
訓練學生看圖獲取有用數學信息的能力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驗連加、加減混合要有序運算
三、試一試
四、全課小結
先讀一讀算式,根據上面逐步計算的思路嘗試解決,可以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匯報:先算7-2得5,再算5-3得2
聽講,認識連減運算
學生匯報自己在這一節課所學到的知識
同學們咱們學習了連加、加減混合運算,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最后一個算式7-2-3,大家能不能解決它?
及時肯定學生的表現,指出:像這樣連續計算兩個減法的算式,就叫連減運算
孩子們,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主探索,認識并掌握連減運算
進一步鞏固對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2+3+2=7 7-3+2=6 7-2-3=2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