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
教學內容:
例題, “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維。
3.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識﹑主動合作意識和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課。
1. 復習(出示卡片)①數的組成;②一位數加一位數;③整十數加整十數。
2.(同學們學得這么開心,汽車兄弟也想跟我們一起學。)多媒體演示:大客車有45個座位。中客車有30個座位。小轎車有3個座位。
提問:觀察這場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問題,各怎樣列式?
45+30 45+3 30+3
再問: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數,得多少?學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 教學45+30(兩位加整十數)。
(1) 自我探索算法。
提問: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計算這道題?(四人小組討論)
(2) 全班交流算法。
(3) 整理算法。(板書)
45 + 30 = 75
40 5
70
(4)解答問題。
現在有一輛有35座的客車和一輛20座的客車。(你可以提出一個求和的問題嗎?)口答。
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組討論:哪種方法算得快,簡便一些?
2、 學習45+3(兩位數加一位數)。
(1) 獨立思考。
提問:根據這種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該怎樣算嗎?
(2) 交流算法。(板書)
45 + 3 = 48
40 5
8
3、 比較45+30和45+3。
提問:這兩道題在計算時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
三、鞏固深化,應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題。
(小組討論,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獨立完成,再開火車。)
四、課堂作業。
課外書抄的練習。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的學得真不錯,很多同學非常積極開動腦筋,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現在你想出兩道題來考考大家嗎?
教學后記:學生學得真不錯.學習氣氛活躍.
第二課時 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的練習
教學內容:
“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練習.
1.想想做做3
獨立填表,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計算,再交流結果,最后比較每組上下兩題,你發現什么?
(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題.
給充足的時間學生去做,并教育學生檢查的習慣.做的全對的給予表揚.
5.“想想做做”第7題。
(先指名說題意,再提問題,最后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業:
四.教學后記:
讓學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 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例題及“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運用加法實際問題的本領,養成口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口算;
60+23= 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兩位數加十數或一位數,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新授.
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提問:看著圖說說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學生完整地說一說)。
(小猴摘桃已經采了23個桃,還剩5個桃,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
2.怎樣求出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組織學生依靠觀圖討論,幫助理解。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求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
把已采的23個和樹上還剩的5個合起來.)
3.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生答師板書:23+5=28)
4.老師說明:從現在起,列式計還要口答問題。例題這樣口答,口答:樹上原有28個桃. 學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體口答-遍.
5.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學生討論完成后,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生答師板書:(5+23=28)
誰來口答一下。
這兩種方法一樣嗎?為什么會一樣的?
6.小結:這道題已知小猴采了23個和樹還剩下5個桃,求樹原來有多少個桃就是把已采的23個和樹上還剩的5個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計算后口答問題.
三.鞏固練習.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題圖,要求學生弄懂圖意,指說說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同桌互相說說
“怎樣求出一共有多少塊拼板?”,再指名說.
(3)這道題做完了嗎?還少了什么?
(口答)(集體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題圖,提問:車上有多少人?還有多少人沒上車?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說說題意)
(2)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提醒學生在計算完后別忘了口答;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車?指明說說算法?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題圖,同桌同學互相說說題意
(2)獨立列式計算,集體交流解題過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強調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題圖,學生填一填。
(2)集體交流時提問:公雞比母雞多3只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四.布置作業.
五.教學后記:能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根據一年級的學生的認知特點來打開學生的思維.
第四課時: 練習二
教學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位數兩位加整數十或一位數的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學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的口算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今天我們來上一節練習.看同學們掌握得怎樣。
二.練習
1.練習二1
學生獨立口算第1題,在學生口算后,選擇幾組對比。
如: 34+3 2+25 20+25
34+30 2+52 20+52 先說一說上、下兩組題有什么不同,分別怎樣計算?
2.練習二2
先出示第一組的兩道題,讓學生說出它們的運算順序。然后分別計算這六道題。計算時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做完后要求他們檢查,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集體訂正,做對的學生給予表揚。
3.“先估一估,再計算”
(1)估一估的第一組題: 65+30
56+3 老師結合題目說說題意.
如:65+30得九十幾”,估計不需要算出得數,只要估計幾十多就可以了。學生自己口頭估一估剩下幾題的得數是幾十多,老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集體交流估算結果。
(2)學生獨立計算。集體交流,并與估算結果進行比較。
(3)老師小結:估算對計算的幫助很大,有益于提計算的正確率,同學們在平時的計算中可以運用估算來檢查計算結果。
4.練習二4。不計算,比大小。 .
(1)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提醒學生不要采用計算的方法比大小。
(2) 集體交流比較的方法,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比較方法。對思維開拓想出多種思考方法的學生給予表揚。
5.練習二5。
(1)出示第5題圖,要求學生弄懂圖意,并指名說說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同桌同學先互相說一說“怎樣求出原來有多少本
《數學故事》?”再指名說怎樣求?
(3)這道題做完了嗎?還少了什么?
(口答)(集體口答一遍)
三、作業布置。
《練習與測試》練習二。
四.教學后記:學生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做,學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