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年級 一 班級 主備人 丁盛霞 備課時間 2 010 年 9月 23 日
周 次 五 課次 1
授課課題 練習四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材第38-39頁練習四第1-7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記憶8-10各數的分與合,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8-10各數的分與合的理解。
2、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靈活應用數的分與合的適應合理作出選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思考問題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習慣。
教學重點
及難點 加深對8-10各數的分與合的理解。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
1、復習數的組成。
2、對口令游戲:
師:4和4組成幾?
教師可以多說幾個,讓學生進行口答。
也可以小朋友之間進行練習。
二、進行練習
1、 完成第1題。
用圓圈代表蘑菇,在盤子里畫一畫。
畫好后把分的結果填寫好,并且說說,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2、 完成第2題。
3、 完成第3題。
這道題可以用師生游戲的形式進行。
4、 完成第4題。
5、 完成第5題。
6、完成第6題。
7、完成第7題。
三、總結評價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年級 一 班級 主備人 丁盛霞 備課時間 2 010 年 9月 23日
周 次 五 課次 2
授課課題 5以內的加法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材第40頁例題和“試一試”,完成第41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能夠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2、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及難點 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夠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
1、復習10以內數的分與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學生以對口令的形式進行10以內數的分與合的練習。
二、展開
1、教學例1。
(1)媒體出示主題畫。
(2)和學生一起分析圖畫。
① 同學們,圖上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后來又過來幾個?那么現在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
② 教師再將圖意復述一遍: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澆水,又過來2個,現在一共有5個小朋友。
③ 教師帶領學生將圖意復述幾遍。
④ 讓學生試著自己將圖意復述一遍。
⑤ 多找幾名學生將圖意復述一遍。
(3)教學加法的含義。
① 小朋友,原來有3個人,后來又來了2個人,一共有5個人,象這樣把3個和2個合起來就可以用加法計算。
② 把3個和2個合起來就把3和2加起來,就在3和2的中間加上一個加號(師板書)。
③ “+”這個符號叫做加號,就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在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來的意思,3和2合起來是5,就在“3+2”的后面寫上“=”號,表示是的意思。
④ 像這樣的有加號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
⑤ 齊讀這個加法算式。
⑥ 這個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來是5的意思。(讓學生復述幾遍)。
2、教學例2。
(1)媒體出示圖畫。
(2)明確圖意。
(3)說出圖意:先走過來1個小朋友,又來了2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讓學生跟旁邊的小朋友說幾遍,再跟老師說)。
(4)把1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是幾個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幾呢?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號,還知道它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幾加幾就是把幾和幾合起來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2、完成第2題。
3、完成第3題。
3、完成第4題。
四、總結全課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