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蘇教國標版一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3-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練習七

教學內容: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88~89頁。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思路和方法,達到能正確計算的要求。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游戲教具、圖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二、 整理計算思路。

前面學習了9、8、7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一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計算思路,掌握了算法。但也有一些學生還存在困難,容易混淆算法,在計算第1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選好計算方法,并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形成抽象的計算思路。

三、 口算練習

1、 創設學生幫助小動物們停車的形式來練習口算。(第2題)

2、 小朋友們,你們敢不敢過獨木橋嗎?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吧!(第3題)

四、 綜合運用和解決問題

1、 連線題。(第5題)

2、 組織比賽。比比誰先到家。(第6題)

3、 看圖解題。先讓學生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加法算式。(第7題)

五、 計算檢查

16 – 7=        8 +7=      13 –8=       15 –7 =  

7+7=           7+6=      8+4=         12 –7=   

10+7=          7+9=       11 –8=       14 –8= 

 17 –8=        15 – 8=       8+3=  Xkb1.com

課題:6、5、4、3、2加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91頁。

教學目的:在學生對進位加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己計算來掌握6、5、4、3、2加幾這部分內容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水果圖、數字卡片、表格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學例題,觀察圖意。

2、 指導學生列出算式。要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可以拆8湊成10或拆5湊10,也可以想8+5的得數寫出5+8的得數。

注意:鼓勵算法多樣化是指班內的學生算法多樣,不是每名學生都會用不同的幾種方法算同一道題。

3、 學生嘗試做“試一試”。

學生可以分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 鞏固應用

1、 做“想想做做”第一、二題。新 課標第 一網

可以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算式來計算。

2、 想想做做的第3題。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這些題目。

3、 想想做做的4、5、6、7題。

采用一些新的形式來練習這些題目。

第6題先讓學生在括號里填數,再說說題意,培養學生收集、表述信息的能力,根據要解決的問題列式計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統計的一些方法。

第7題可以組織學生比一比,看誰能算對,幫助小朋友順利回家。

四、 課堂總結

www.xkb1.com

課題:十幾減6、5、4、3、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2~93頁。

教學目的:在學生對退位減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己計算來掌握這部分內容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數字卡片、表格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揭示課題)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學例題。出示掛圖,讓學生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教學時,要讓學生選擇算法自己計算。然后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算法,再在班內交流。要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算法,更要讓學生體會到哪種算法既算的快又適合自己使用,引導學生優化自己的算法,但要注意,說某種算法最好,不是由老師說了算,而是讓學生在親身感受、體驗的基礎上,自覺地去進行比較和選擇。優化算法仍然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倡導算法多樣化。

2、 教學“試一試”。

讓學生自己算一算,再組織學生與同伴交流,在成功計算的過程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 鞏固新知。

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和第2題。

在做第1、2題時可以讓學生感受相應算式間的聯系,以利于學好減法計算。

2、 做“想想做做”的第3、4、5、6題。

學生分組練習,讓學生分別把各組題算一算、比一比,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可以組織游戲,或者用線連一連等。

第6題可以讓學生看看填好后的統計表,說說從表中能知道些什么,還可以想到什么。

四、 課堂總結。

課題:練習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4頁。

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達到能正確計算的要求。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小黑板、自制圖片、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 練習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

1、 練習進位加。做練習八第1題。

第1題分別用3、4、5、6去加圈上的數,可以用開火車的形式練習,也可以組織小組練習。

2、 練習退位減。做練習八第2題。

第2題分別用11、12、13去減。每摘一個椰子說一說算式。可以分小組比一比,看誰摘的對,看哪一組先把椰子摘完,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 計算練習

16 – 7 =         6 + 9 =        7 + 5 =     12 – 3 =

5 + 6 =          12 – 5 =      11 – 2 =     7 + 6 =

13 – 6 =      4 + 9 =        3 + 8 =       12 – 4 =

15 – 6 =       11 – 8 =      6 + 6 =      14 – 7 =

四、 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做練習八第4題。第4題是選擇信息、處理數據的開放題。可以使學生體會問題與相關信息間的聯系,初步感受這里提取信息的技巧。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也是開放的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五、 課堂總結

課題: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5~97頁。

教學目的:

1、 通過實際問題進一步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實際意義和算法;

2、 再整理、歸納加法表和減法表并應用加法表和減法表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加法表、減法表、蘋果圖、教學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 教學加法表和減法表。

1、 做第1題。通過一圖四式,進一步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從每道算式的算法中加深對進位加和退位減方法的理解。復習時可想讓學生看清圖意,自己列出算式計算,把算式對比著看一看,體會聯系。然后相互交流,把列式計算時的想法說給同伴聽一聽。

2、 第2題和第3題是整理加法表和減法表。整理好后,再觀察有什么規律。復習時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算式、找規律,然后集中交流。但對學生語言表述能力要求不要過高,只要能有序觀察,明白了規律,就要表揚。

三、 計算練習。

做第4、5題。這是加、減法的混合練習,但這時還不要對計算速度提出過高的要求。

四、 綜合練習和解決實際問題。

1、 做第6、7、8、9題。看圖列式。這些都是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學時,都要先弄清題意,再列式解答,然后在同伴中說說自己的想法,進行交流。

在做第9題時,答案不唯一,能使學生體會結論的不確定性。可以先假設蘋果的個數,再根據蘋果的個數算出梨的個數。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梨可能有多少個,這可能引起爭論,應當鼓勵,使學生在不同的結論的碰撞中,逐步領悟問題的解決方法。但要注意從圖上可以知道,蘋果不會少于5個,梨不會少于2個。

五、 課堂總結

課題:愉快的周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8~99頁。

教學目的:

1、 通過創設情境,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 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逐步培養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 使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獎勵星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小朋友,誰來說說一星期有幾天?

2、 是呀!一星期有7天,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幾?

3、 講述:按照歷法,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安排第一天讓小朋友在家休息,是為了小朋友一星期能更好的學習,星期六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星期六”,也就是“周末”。(板書部分課題:周末)

4、 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周末時參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呢?

5、 小朋友的周末生活真是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在數學王國里也來過一個愉快的周末。(補充課題)

二、 師生合作,獲得新知。

1、 我們來玩套圈的游戲。講述游戲規則:套中第1個圈得1分,套中第2個圈得2分,套中第3個圈得3分,套中第4個圈得4分,套中第5個圈得5分。

2、 請一位小朋友上前套3個圈。

3、 指名說說圖中小朋友一共套了幾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4、 如果讓你來套3個圈,最多能套幾分?你的3個全套在哪里?先跟好朋友說,再匯報)

5、 現在有一位小朋友一共套了9分,他的3個圈套在哪里?(同桌討論,在交流)

6、 教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答案。下面,還有4個有趣的活動等著我們呢。學生分組組成各小隊去不同的興趣小組活動,然后依次輪流交換。

三、 組內合作,探討交流。

每一個“活動場面”由解說員解釋圖意并提出解題要求,學生動腦思考后,組員與組員之間進行探討、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四、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 剛才小朋友們都觀察得很仔細,討論得非常熱烈。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你們討論的結果。

2、 匯報“歌舞組”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

3、 匯報“美術組”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

4、 匯報“過獨木橋”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

5、 匯報“接力賽”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

6、 小結:剛才你們爭論得非常激烈。小朋友以后遇到問題就要這樣,要敢于爭論,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

五、 全課總結,回歸主題。

師:小朋友,在生活里存在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動動小腦筋,我們就能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些有趣的問題,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做個愛觀察、愛思考的孩子。

    小朋友,這節數學課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課題:期末復習(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0-101頁的第1-6題。

教學目的:對本學期學過的概念進行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加深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系。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小黑板、直尺、教學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直接揭題。(板書課題)

二、 整理數的概念。

1、 認數復習。

(1) 出示直尺,畫一條直線,并標出直線上的點。讓學生整理數。讓學生在整理數的順序的過程中,再次認識直線上的點越往右,它所表示的數就越大。

(2) 數的大小比較。做第2題。學生填寫,然后匯報交流。

2、 數的組成復習。

(1) 復習數位。個位和十位的概念。

(2) 做第3題。

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 )。

1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

2個十是( )。

學生先填寫,再交流。對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學具擺一擺,弄清數的組成。

(3) 做第4題。

17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20里面有( )個十。

三、 時間的復習。

做第5題。讓學生先認一認鐘表上的時間,再相互交流,說說幾時在干什么。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在鐘表上認時間的方法。

四、 綜合復習。

做第6題。這題綜合了認物體、認位置、分一分、幾和第幾,以及統計等方面的知識。復習時,可以分小組討論、填表,并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然后集體交流。

對于討論“還可以怎么分?”時,可以按顏色分,按樓層分,或按有無曲面來分,等等,只要說的合理就要肯定。

右面一題的答案是:圓柱上面有正方體和長方體;長方體上面是球;下面是圓柱,左面是正方體,右面是圓柱。

五、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數的有關概念和認時間、認物體……等方面的知識,在課后希望小朋友能運用所復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課題:期末復習(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102頁第7-9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的計算技能更加鞏固,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數學意識和初步繁榮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小黑板、口算卡片、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板書)

二、 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1、 復習1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

2、 做第7題。這題著重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可以分小組活動。在學生自己找一找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按規律有條理地找卡片說算式,如按加法的數是1、2、3……順次來整理,并進行交流。

三、 計算練習。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6 + 3 =      4 + 5 =      8 - 0 =     3 + 7 = 

10 – 8 =    10 – 5 =      2 + 4 =      6 – 1 = 

5 + 3 =      2 + 6 =       6 – 6 =        0 + 9 =  

1 0 – 6 =    7 – 4 =      1 + 9 =        4 + 4 =

第8題正式對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提出了速度要求。練習時要除了要注意口算的正確率外,還要適當注意速度。但速度要求不要太高,一般在2分鐘內能完成這些題就可以了。

四、 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1、做第9題。把得數是4的每一塊涂上顏色,看看像什么?

學生涂色,分組練習,然后交流。

2、用小黑板出示一些綜合性的題目。

學生分組解決問題,然后交流。

五、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通過復習小朋友們熟練地掌握了計算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計算中正確運用計算技能正確解題。

課題:期末復習(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2-103的第10-14題。

教學目的:通過復習20以內的的進位加和退位減,使學生乍得計算技能更加鞏固,并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數學意識和初步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小黑板、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 復習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

1、 學生自己整理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

2、 做期末復習的第10-11題。

這兩題著重復習進位加和退位減。讓學生在練習中整理、復習,這時可分組活動,讓學生合作練習,使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表現自己。在復習退位減時可讓學生像圖中那樣根據被減數拿出兩張卡片,說出兩個減法算式;也可以同時說出兩道減法算式和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以加強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三、 計算練習。

比一比,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9 + 2 =    16 – 9 =     13 – 4 =       5 + 7 =  

15 – 5 =    6 + 8 =     11 – 3 =       8 + 8 = 

13 – 6 =      12 – 7 =   9 + 6  =     10 +7 =

17 – 8 =   14 – 8 =    7 + 7 =    18 – 9 =  

4 + 8 =   13 – 5 =     8 + 3 =      3 + 9 =

這里對進位加和退位減法也提出了速度要求,可用2分半鐘左右的時間完成這些題,但仍要把計算正確放在首位。

四、 綜合實踐運用。

1、 做期末復習的第13題。(看誰先跑到終點)可以分小組比賽,看哪一組做的對,做的快。比賽一次,每組做一條跑道上的題。經過四次,則每組可全部練完。

2、 做期末復習的第14題。(不計算,比一比在得數大的算式后面畫“√”。)這題通過比較確定得數的大小,可以初步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體會每道算式之間的聯系和估算的方法。練習時要強調“不計算”,只是通過已知數的比較得出結論。

五、 課堂總結。   (略)

課題:期末復習(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4頁。

教學目的:通過復習,使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提高、發展,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加深對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一張紙、小黑板、掛圖、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做期末復習的第15題。用一張紙你能卷出一個圓柱形紙筒嗎?可以怎樣卷?(這紙可以橫著卷,也可以豎著卷,意在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體會方法的多樣性。)

三、 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做期末復習的第16題。(可以根據樹苗大約有多少來估計,也可以按“還差很多”來估計,從而知道選“16個”比較合適。這里重視的不只是估計的結果,更在于估計的過程和估計時的思考。)

四、 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做期末復習的第17-19題。

第17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是否放得下的問題。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盡量發表意見,說得在理就要鼓勵。

第18題可以先討論,再交流,要突出“每人發一個面包”。所以買第一、三盒最好,買第二、三盒也是可以的。

第19題的答案不只能填一個數。讓學生討論□里的數在什么范圍內,體會答案不惟一。

五、 課堂總結(略)

期末復習(5)  

教學目的:在學生復習了20以內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之后,進行相應的計算練習,加以鞏固強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試卷形式)

計算練習

1、在( )里填數。

9+(   )=12                      10-(    )=0

5+(   )=15                    (   )+(  )=17

2、在○里填上">"、"<"或"="。

8+4 ○ 14         17-10 ○ 3+4       7  ○ 13-10

7+4 ○ 7-4       9 ○ 9+3           10-6 ○ 6-6

3、用 6 、 9  、15 組成四個算式。

(   )○(   )=(  )   (  )○(  )=(  )

( )○(  )=(  )  (  )○(  )=(  )

4、填數。

7 +8   →  □ – 5   → □      10 – 3  → □ +0  → □

15 – 9  → □ – 6   →  □      15 – 5 →  □+6   → □

5、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8  + □ < 14                    11 – □ > 7     

二、算一算。

1、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7 - 9 =      14 - 5 =      5 + 7 =        14 - 8 =

4 + 8 =       10 + 5 =         9 + 8 =         7 + 9 =

11 - 6 =        13 - 6 =     9+5 =        6 + 7 =

2、 每組題里得數大的算式后面□打"√"。

     

 9 - 3 □        9 +  3 □           8 - 3 □

〈    〈     〈

     9 - 4 □         9 + 4 □             8 + 3 □

3、連線。

8 – 6              3 + 7                 19 – 9 

4 + 6              10 – 7                12 – 10 

8 – 5              7 – 5                 0 + 3

4、看圖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末復習(6)

教學目的:在學生系統復習之后,進行的綜合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能夠綜合運用知識。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試卷檢測)

9 11

1、

2、在○里填上>、<或=。

8 ○ 14 – 4       17 – 10 ○ 3 + 4    10 – 6 ○ 6   

9 ○ 9 + 3        7 + 4 ○ 7 – 4      10 +0 ○10 – 0

3、從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數,并填入( )里。

13   10   9    15  12   20    18 

(  )>( )>( )>( )>( )>( )>( )

4、個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數是( )。

    20里面有(  )個十。

5接著畫下去,畫滿10個。

○△△○△△             

□○△□○△             

6、☆☆☆☆★☆☆☆★☆☆

   一共有(  )個☆。從左邊數,第( )個和第( )個是★。

   請把第1、3、7、11個涂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