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數的初步認識”學案設計
【學習內容】
西師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123-124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二十五第1、3題。
【學習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產生與作用,感受負數使用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學習重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和負數的讀法與寫法。
【學習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和對0的新認識。
【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活動:抽年齡、身高、胖瘦差不多的兩名男同學比賽掰手勁,其他同學集體當啦啦隊、裁判,確定輸贏。
2、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談到了輸贏,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這樣意義相反的事嗎?
生:有。
師:誰能再來舉幾個例子?
生:同學有增加和減少,有出勤和沒來的,練習有做對的和做錯的,還有商人有賺錢和虧錢的……
師:既然有這么多,那老師現在說幾件事,你能把聽到的數據信息,準確的記錄下來嗎?
生:能!
師:好,不過記錄有個要求: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錄。關鍵是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行不行?
生:行。
師:小明到郵局存入100元,小華從郵局取出100元。
在單元測試中,做對一題得3分,做錯一題扣3分。
小王家本月收入3000元,支出1000元。
抽生匯報: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記錄情況。
選一例: 小明 小華
生1:存入100元 取出100元
生2:加100元 減100元
生3:100 元 100元
生4:+100元 -100元
生5:用不同顏色來區分。
……
師:同學們真能干,都成了發明家了。比較一下,哪種表示最簡潔,最有數學味呢?
生容易看出:用+100元表示存入,用-100元表示取出,這樣記錄最簡潔,最有數學味。
師:我們學過的數中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0還小的數呢?引出新課的學習。
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略),見上。
讓學生齊讀,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2、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讓學生帶著問題投入自學,由小組長牽頭,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遇到不明白或有困難的地方在小組內討論,并形成意見,由記錄員作好發言記錄,推選一名代表匯報學習結果。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教師在各小組巡視并參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中,傾聽、了解、協調,捕捉信息,及時調整。為下一步的學習作好引導鋪墊。
3、匯報展示,教師點撥。
匯報時,教師抽小組代表發言。學生發言時,若發現效果不好,可讓其它小組成員補充,盡可能讓更多的小組和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若交流時,學生有困難的地方,教師進行必要的指點,點撥。并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板書:
+3 ,+15 ,+8844.43…… ( 正數 )
如:“+3”讀作:“正3”,“+”正號。通常“+”省略不寫。
-6,-10,-155…… ( 負數 )
如:“-6”讀作:“負6”, “-”負號。“-”必須寫。
師:剛才用到的溫度0℃有什么作用?
生:零上和零下的分界點。
師:也就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師:那同學們想一想看,所有的正數要和0比的話,有什么關系?
引導得出:正數都比0大,負數都比0小
討論“0”的關系:“0”算正數,還是負數?
讓小組討論交流。
引導得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
4、鞏固練習。
(1)、課本第124頁試一試。
學生獨立練習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2)、課堂活動:1、2題。
①讀一讀,議一議。
學生齊讀,抽生讀,鞏固負數的讀法。
②根據題中的信息,說一說三個班的答題情況。
學生討論交流,并說出理由。
(3)、練習二十五:第1、3題。
獨立練習,反饋交流。
(4) 填空。
①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 )。
②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m記作-0.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記作( )。
③一物體可以左右移動,設向右為正。向左移動12m,應記作( ),“記作8m”表明( )。
④如果向東運動4m,記作4m,那么向西運動5m,應記作( )。如果-7m表示物體向南運動7m,那么6m表示物體向( )運動。
⑤A地海拔高度是70m,B地海拔高度是30m,C地海拔高度是-10m,D 地海拔高度是
-30m。( )地方海拔高度最高,( )地方海拔高度最低。
(5)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會用到負數?
抽生回答,師生集體評議。
三、學習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負數的初步認識
+3 ,+15 ,+8844.43…… ( 正數 )
如:“+3”讀作:“正3”,“+”正號。通常“+”省略不寫。
-6,-10,-155…… ( 負數 )
如:“-6”讀作:“負6”, “-”負號。“-”必須寫。
注: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