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的計算和統計等數學知識解決旅游活動中的買票問題,依據實際情況選用較優惠的方案,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經歷用列舉法研究問題的過程,初步探索出買票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在解決具體問題過程中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回想周一去珠海珍珠樂園秋游的場景,播放幾張秋游的數碼相片。
師:我們集體去旅游應考慮什么問題呢?(租車、買門票)
導入新課:
《買票中的學問》
長城旅行社推出了A、B兩種購票方案。
A方案 景園一日游
大人每人160元 小孩每人40元
B方案 景園一日游
團體票5人以上(含5人)每人100元
1、指導學生明確A、B兩種方案的含義。
2、思考:怎樣買票省錢?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學情預測:不一定;A方案對小孩有利,B方案對大人有利;要知道有幾個人,幾個大人,幾個小孩……)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第一次探索活動:發現一般規律
1、列舉情況、解決問題
要是有5人去旅游,有大人也有小孩,有幾種情況?
(1個小孩4個大人、2個小孩3個大人,3個小孩2個大人、4個小孩1個大人)教師板書各種情況下的人數。
每個大組選一種情況進行計算,要分別算出A、B方案分別需要多少錢,再比一比選用哪種方案省錢?
學生匯報,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各種情況的兩種計算過程和所選方案。
2、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師:為什么總人數都是5人,選擇優惠的方案卻不一樣呢?這里面隱藏著什么規律呢?
師:請同學們觀察,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 小孩多時,選擇A方案
大人多時,選擇B方案
教師出示:如果A方案中大人的票價改為140元,再試試看,發現3個小孩2個大人:3×140+2×40=500 100×5=500 (2種方案價錢一樣)
再一次調低大人的票價繼續計算
引導學生發現:選擇方案時還同2種票價的差額有關系。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過計算來比較2種方案的總價格。
三、解釋應用,完善認知
1.學生做P58頁的試一試,如果你和你的親人一起去玩,怎樣買票省錢呢?(獨立完成)
匯報交流,捕捉特殊的例子加以引導,讓學生產生思維的沖突。“大人多時選B方案,小孩多時選A方案”這一規律在一般情況下適用,但有時在特殊情況下不適用。
引導學生說出什么情況下適合選擇A+B相結合方案(當大人的人數達到團體票人數的時候)
2.學生獨立完成P60的練一練,指名板演,共同講評。
四、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課堂小結:在考慮怎樣買票省錢時,不僅要考慮大人多還是小孩多,還要考慮總人數,更要考慮特殊情況。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