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39-40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觀察比較,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來表示兩數相除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算理,會正確進行互化。
3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分數來解決。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除法和分數的關系,能進行帶分數和假分數的互化。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若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從而得到兩個關系式:1÷2=1/2,7÷3=7/3。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兩組關系式,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得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式。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和除法的意義,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畫圖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數不能為0。在此基礎上學習《分數與除法》就顯得比較輕松。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在以后的應用較少,因此要求不必過高,難度不要過大,只要學生會做就可以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關系
師:東西了,具體怎么分還沒有計算,
大家愿意和老師一起做一下詳細的計劃嗎?
生:愿意!
師:好!那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吧!
師:們班級為這次活動準備的食品:
食品名稱 食品數量 班級人數 平均每人分的數量
蘋果 40個 47 40÷47
飲料 39瓶 47 39÷47
花生 8千克 47 8÷47
上面表格里的商都不能用整數的商來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數來表示,能否用
其它的形式,比如分數來表示呢?等我們學完了這節課,同學們自然會找到答案的。
二、層層深入,感知關系
活動一:分蛋糕
師:我想調查一下,最近誰要過生日?(生舉手表示)
師:說說你過生日的時候必須要買什么食品?(生:蛋糕)買了蛋糕是自己吃,還是同爸爸媽媽一起吃?
師:同學們愿意幫***同學分一分蛋糕嗎?
(生:愿意!)
出示例題: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
師:這時,應該把什么看作單位“1”?(學生思考后回答:可能1÷2=1/2塊,可能半塊)
(課件演示分蛋糕過程)
師:如果把7塊蛋糕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塊?(學生用手中圓片代替動手分一分小組內互相說說分的過程)
板書:7÷3=3/7
觀察算式,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學生觀察算式,說說發現,思考交流后反饋。)
板書:
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除數不為0)7÷3=-
(讓學生寫幾個這樣的算式,同桌討論: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聯系: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法中的除號。
判斷:“分數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數”這句話對不對?
總結:分數與除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分數可以表示整數除法的商,除數做分母,被除數做分子。(分母不能為零)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引導學生懂得: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零,所以在分數中,分母不能為零)
用字母表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自由完成)
師:現在大家會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了,那么,大家能把前面表格中的得數用分數表示嗎?師出示: 40÷47=? 39÷47=? 8÷47=?
活動二:試一試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3÷ 5=( )/( ) 8÷7=( )/( )5/6=( )÷( )12/7=( )÷( )
2、怎樣把7/3化成帶分數?
(用以前學習的方法)學生組內用手中學具表示,老師做必要的指導,讓學生歸納互化的方法。
(學生匯報,說說自己的想法。)
(1)7/3=6/3+1/3=2+1/3=2-(教師結合圖講解:帶分數中的整數“2”是怎么得到的,并
強調書寫位置)
(2)7/3=7÷3=)
三、實踐體驗,鞏固新知
1、怎樣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數?(四人小組討論)
教師引導下,學生總結:將整數與分母相乘的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變
2、把下列的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
27/5 18/6 1又3/8 8又1/49(找兩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3、一共有15個桃子,共4千克,要平均分給5個小伙伴。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個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補充:如果這堆桃子有6千克,那么每只小猴分到幾只桃子。
三、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哪些內容?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
1÷2=1/2 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