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四年級(上冊)第70~74頁。
教學目標
1. 引領學生經歷數據整理的全過程,掌握畫“正”字整理數據的方法,并能對統計 表中的數據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解釋。
2. 通過統計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及統計觀念,進一步認識統計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題,導入激趣
談話:眨眼間,同學們就快九歲了,體重肯定比上學期又重了一些。想再看看上學期體檢時自己的體重嗎?
課件出示:2005年深圳市新蓮小學三(4)班學生體重記錄表(包括學生的姓名與體重的千克數)。學生的體重分別是:30、25、25、35、35、25、22、46、29、49、28、26、21、27、42、25、26、32、25、32、37、23、26、26、26、26、30、26、26、25、29、32、27、27、24、26、23、30、28、27、32、27、26、25、36、23、44、36。
仔細觀察表中的數據,找到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再和其他同學比一比。
導入:如果要知道我們班體重比較重的同學有幾位,比較輕的有幾位,就要用分段統計的方法整理數據,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統計方法。(板書課題:統計)
二、 合作探究,經歷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如何分段整理數據。然后出示下面的統計表:
深圳市新蓮小學三(4)班學生2005年體重情況統計表
年 月
體重(千克)
20~23
24~26
27~29
30~39
40~49
人 數
談話: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應該選擇哪種方法來整理這些數據,并說明選擇這一方法的理由?梢院屯酪黄鹕塘。
引導學生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數據。教師先示范,然后同桌兩人合作,一人報數,另一人畫“正”字整理數據,共同完成統計表。
師生共同評價學生完成的統計表,并提醒學生注意規范地填寫表格(如填寫制表時間等)。
提問:剛才同學們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了我們班同學的體重情況,請同學們觀察統計表,說一說你的體重在哪一段。
提問:想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符合我們這個年齡段兒童的標準體重嗎?
出示8~9歲兒童體重標準數據:24~26千克。
提問:根據8~9歲兒童的標準體重,你認為我們班同學體重的整體情況怎么樣?由此,你能想到些什么?
再問:你的體重符合標準體重嗎?如果和標準體重相差較大,你認為應該注意什么?
談話:加強鍛煉就能使自己的體重慢慢達到標準。(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下面就是四年級女同學1分仰臥起坐的成績,你們會用剛才的方法整理數據嗎?繼續兩人合作,完成統計。
評價學生完成的統計表。
談話:同學們也上四年級了,請估計一下自己1分能做幾個仰臥起坐?(學生估計)回去做一做,請爸爸媽媽幫助數一數。
三、 回歸生活,解決問題
談話:深圳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早在1997年就被國家環?偩置麨椤皣噎h境保護模范城市”。下面是2004年4月30日國家環?偩止嫉娜珖47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情況摘要。(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你知道什么是污染指數嗎?(先讓學生說一說,再播放短片《你知道嗎?》詳見教材第73~74頁)
提問:仔細觀察表中數據,深圳市空氣污染指數是多少?屬于哪個級別?哪些城市屬于輕度污染?
提問:如果要統計這47個城市空氣質量的狀況,你認為應按什么標準進行分段統計?可以分幾段進行統計?學生回答后,出示統計表,讓學生按要求完成數據整理。
展示學生的統計結果,并進行評價。
提問:從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適時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教育)
談話:老師也很關注深圳的空氣質量,前幾天特地在市環保局的網頁上搜集到一些數據,(出示數據:深圳市2006年4月份空氣質量日報情況,包括日期、污染指數兩個項目。1日到30日的污染指數分別是20、20、77、60、77、98、85、42、72、111、80、60、25、30、66、115、120、90、71、86、73、80、63、37、30、29、40、81、88、85)請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深圳市2006年4月空氣質量日報情況統計表
年 月
污染指數
0~50
51~100
101~200
空氣質量狀況
優
良
輕度污染
天數
討論:從上面的信息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 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想一想,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