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3~14頁的例題、“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編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使學生在編口訣和用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5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出示例題場景圖。
認真觀察一下,你能從圖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重點引導學生講清: 畫面上有5只船,每只船上都坐了5個人。
二、 編寫口訣
1. 根據大家了解到的信息,我們來填一填表格。
出示表格:
船的只數
人數
指導學生填一填。
1只船上坐5人,
2只船上坐幾人?10人是怎樣算出來的?
3只船呢?15人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
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說明: 讓學生借助直觀把船的只數和人數的變化聯系起來,為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積作好準備。]
2. 提問: 1只船上有5人,是幾個5?(在表格上面板書: 1個5)那么2只船上的人數是幾個幾相加呢?3只船呢?……(依次在表格上面板書: 2個5相加,3個5相加……)
船的只數 1 2 3 4 5
人數 5 10 15 20 25
3. 根據幾個5相加你會寫出乘法算式嗎?指名回答。
板書: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4. 提問: 看了這些乘法算式,你知道我們今天要編寫的是幾的乘法口訣嗎?(板書: 5的乘法口訣)
1個5是5,就可以編一句乘法口訣:一五得五。(板書: 一五得五)根據我們以前編口訣的經驗,你會編一編5的其他幾句乘法口訣嗎?先想一想你會編哪一句,再來匯報。
根據學生的匯報,把口訣板書完整。
[說明: 運用學生已有的編口訣的經驗和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編寫5的乘法口訣,這樣學生學得主動,而且能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
5. 你會把這幾句5的乘法口訣讀一讀嗎?
先讓學生各自輕輕地讀一遍,再指名讀。
6. 提問: 根據前面的學習乘法口訣有什么用呢?那老師出幾道乘法題,請你選擇合適的口訣來計算,好嗎?
教師出示乘法算式,讓學生說說用哪句乘法口訣來算,再貼在相應的口訣后面。
引導學生觀察: 一句乘法口訣能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為什么“五五二十五”后面只有一道乘法算式呢?
7. 記口訣。
(1) 口訣是很有用的。你能把這些口訣都背出來嗎?
指名背一背,再全班背一背。
(2) 你在讀口訣、背口訣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引導發現: 下面的一句口訣比上面一句口訣的得數多5,上面的一句口訣比下面一句口訣的得數少5。
(3) 現在同桌對口令,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把5的乘法口訣都記牢了。
[說明: 以各種形式來幫助學生記憶5的乘法口訣,又讓學生自主發現這些口訣中的規律,有利于增強記憶效果,培養思維的深刻性與靈活性。]
三、 想想做做,鞏固提高
1.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比一比上下兩道算式有什么關系。
2.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花壇里的花開得有點奇怪,你知道為什么“5×4”和“4×5”這兩朵花開在一起嗎?
“四五二十”這句口訣有什么用?
你會說出另外3個花壇要用的乘法口訣,并寫出乘法算式的積嗎?
3. 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并及時進行評點。
[說明: 利用校對的機會讓學生對別人進行客觀評價,既引導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又培養了學生的評價意識和口頭表達能力。]
4. 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 幾只小兔在草地上盡情玩耍。天黑了,它們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幫小兔嗎?要求學生先連一連,再說說為什么要這樣連。
四、 總結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學會了什么?你知道學了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嗎?
口訣是我們共同努力編出來的,請小朋友把它們牢牢地記住。